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四川省县(市、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分类考评激励办法>的通知》(川农领〔2021〕17号)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命名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市、区)、成效显著县(市、区)、重点帮扶优秀县(市、区)和先进乡镇、示范村、重点帮扶优秀村的决定》(川委〔2023〕54号),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濛阳街道桂桥村、通济镇花溪村、白鹿镇白鹿顶村各获60万元补助资金,共计240万元。
按照《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省级财政乡村振兴转移支付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和审核工作的通知》(〔2023〕5-61)要求,市农业农村局认真组织获评单位积极申报,经方案编制、科学论证,现将拟确定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公示,如对项目备案方案有意见或建议,请于2023年6月7日前以书面形式向市农业农村局反映。
联 系 人:田超 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部
联系电话:028—83802645
联系邮箱:183761558@qq.com
公示时间:2023年6月2日—2023年6月7日
附件:彭州市2023年省级财政乡村振兴转移支付项目申请一览表
彭州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2日
附件
彭州市2023年省级财政乡村振兴转移支付项目申请一览表
填报单位(公章): 彭州市农业农村局 填报时间:2023年6月1日
序号 | 项目 类别 | 项目 名称 | 建设 单位 | 建设 地点 | 建设 期限 | 主要建设内容(省级补助资金部分) | 项目效益 | 项目投资额(万元) | 备注 | ||||
省级财政投资 | 市级财政投资 | 县级财政投资 | 业主 自筹 | 总投资 | |||||||||
1 | 示范村 | 彭州市九尺镇昌衡村2023年四川省财政乡村振兴转移支付项目 | 九尺镇昌衡村村民委员会 | 昌衡村1组 | 2023年5月-2023年12月 | 为盘活村级闲置资源,促进当地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拟实施: 一、改造砖木结构昌衡书院国学课堂1处:约130平方米(含内部提升、新建连廊等); 二、改造昌衡酱园子手工作坊1处: 1.厨房改造:顶棚约55平方米,建筑封山墙约12平方米; 2.就餐区改造:卡座座椅7套,建筑封山墙约15平方米,海尔HT空调3台; 3.接待区改造:接待台约4平方米,海尔HT空调1台,货架约12平方米,建筑封山墙约15平方米。 | 1.经济效益。该项目实施后通过场地租赁、活动承办、场地入股运营分、会议培训、旅游收入等方式获取收益。预计每年研学参观人数约1万人次、带动手工产品约60万元,集体经济增收突破10万元,用作本村老年、儿童关爱公益资金。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水稻种植、粽子包装,增加群众收入,提高人均年收入3000元。 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建设可加快该村特色优势产业规范化发展,项目建成后,为本村群众提供了休闲场所,能够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可以吸纳在家巾帼妇女同胞参与就业创业,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和旅游业联动发展,助力昌衡村乡村振兴全面融合发展,促进群众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提高,增强当地群众的幸福感。 3.生态效益。通过项目实施,以生态化为基调,整合和优化昌衡村文化、林盘、运动等资源,以在地文化为主线,持续探索文化促进治理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发展治理路径,大大提高了农村人居乡风文明,提升生态资产质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收入。 4.可持续影响。该项目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昌衡村作为全国文明村,通过文明乡风推动院落治理、乡村旅游、文农旅融合发展,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打造“昌衡文化+”文化治村、文化兴村乡村振兴模式,紧盯市场需求,把当地的绿色生态优势资源转化为“农文体旅融合”的发展,在共同富裕、生态宜居、乡村治理上打造示范典范。 | 60 | 0 | 0 | 0 | 60 | |
示范村 | 彭州市濛阳街道桂桥村2023年四川省财政乡村振兴转移支付项目 | 濛阳街道桂桥村村民委员会 | 桂桥村9组 | 2023年5月-2023年12月 | 为了便于粮食储存,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拟实施: 一、新建钢结构冻库(钢结构冻房200平方米,容量约200吨,容积1000立方米)1处,采用防火保温材料,c30混凝土刚性地面,厚度约15厘米; 二、采购供水系统1套: 1.成都清醇304不锈钢水箱(容积40立方米)1个; 2.南方变频水泵CDL32-2)3台; 3.ABB变频控制台(N=4KW)1台(一控三),正泰电器; 4.食品级不锈钢匝阀、连接件、食品级不锈钢连结管、控制电览及控制柜; 5.气压罐(100L,承压1.0MPa)等; 三、新建冻库配套设施1套: 1.修建c30混凝土卸货平台1个,长约16米,宽约4.5米,高约1米; 2.修建c30混凝土周转场1个约500平方米,厚度约20厘米; 3.新打约25米深水井1口; 4.新建供水系统基座(5米×4米×30厘米)1个,采用c30混凝土+C型钢梁; 5.铺设消防管网1套等。 | 1.社会效益:配套桂桥村“区域发展”的集体经济发展,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解决群众再就业问题。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为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及乡村振兴的推进奠定坚实的基础。 2.经济效益: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推进村蔬菜产业链形成,促进一三产业融合,预估年经营收入达28万余元,预计为村民提供40-60个就业岗位。建立收益分配机制,年度村集体经济收益资金在扣除税金、生产费用和管理费用后,60%用于集体产业扩大再生产资金,30%用于建设和管护辖区内群众集体受益的村公共设施或基础设施等,10%用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红。 3.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在带动群众增收的同时,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创建公园式生态加工厂。 | 60 | 0 | 0 | 0 | 60 | ||
示范村 | 彭州市通济镇花溪村2023年四川省财政乡村振兴转移支付项目 | 通济镇花溪村村民委员会 | 花溪村8组 | 2023年5月-2023年12月 | 为提升花溪村旅游产业配套,壮大村集体经济,拟改造提升灾后重建闲置房产6套: 1.室内提升改造约960平方米(含地砖、墙砖、墙面乳胶漆、防水、砂浆找平、铲墙、窗 橱柜、改水电、厨卫吊顶、砌墙体、木门、铝合金门、大防盗门、小防盗门、开关、洁具等); 2.室外提升改造约500平方米(含一楼外墙乳胶漆、部分屋顶瓦修复、楼顶花园防护栏等)。 | 1.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实施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紧抓夏季气温凉爽宜人这一稀缺资源,打造长租度假别墅,进一步提升乡村度假游品质,吸引成都市近郊避暑游客。预计项目建成后集体经济年增收突破10万元,带动村内特色农产品、星空露营等综合性旅游收入50万元。项目收入拟部分用作花溪村8组清扫保洁、庭院美化等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工作,切实增强周边村民的获得感;剩余收益拟用于维持花溪之家的长期运转,为本村7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爱心早餐,有力提高本村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将产业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2.社会效益:借助项目的区位优势,整合花溪村“山、水、村、景”等资源,让花溪村实现了从“游山、玩水”的单一观光游到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并重山地度假游的转变。 3.生态效益:以项目实施提升花溪村山水资源要素利用率,优化农村生活环境,强化“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进一步推动乡村生态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打造“十里花香十里溪”的美丽新农村。 4.可持续影响:持续探索人居环境整治与项目推进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积极发动群众共同参与花溪村集体经济发展建设;促进新老村民交流融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形成“村在景中、景在村中”的乡村新画卷。 | 60 | 0 | 0 | 0 | 60 | ||
示范村 | 彭州市白鹿镇白鹿顶村2023年省级财政乡村振兴转移支付项目
| 白鹿顶村村民委员会 | 白鹿顶村14组 | 2023年 5月-12月 | 为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拟实施: 1.白鹿顶山货加工基地改造提升:(1)室内提升:屋面吊顶480平方米:照明安装、产品成立柜制作等;(2)室外场地改造:C25混泥土地面改造约1200平方米,厚约10厘米;改修排水沟:约70米、宽约0.4米等;加工厂大门改建等; 2.山货产品包装设计; 3.茶叶有机认证; 4.购买设备:杀青机70型,双臂揉捻机,烘干机、全自动真空包装机、全自动真空包装机等。 | 1.经济效益:该项目实施后预估可年加工中药材约5吨、综合年产值约80万元,山珍约10吨,发展旅游观光体验,带动中药材销售。带动周边群众发展中草药及山珍种植,增加群众收入,提高人均年收入。 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建设可加快该村特色优势产业规范化发展,品牌价值明显提高,社会效益实现较大提升。 3.生态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可以集中种植小户进行统一加工,有效解决加工污染,大大提高了农村人居生活环境,提升生态资产质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收入。 | 60 | 0 | 0 | 0 | 60 | ||
合计 | 240 | 0 | 0 | 0 | 240 | ||||||||
填表人:尚凯 | 联系电话:13666252680 | ||||||||||||
注:县级项目申报不超过3个;先进镇原则上为1个项目;示范村只能为1个项目。 |
咨询热线:173-2318-3961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9:00
周六至周日 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