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智汇川—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为企业赋能,助力成长
Empower enterprises and help them grow
热点资讯
资讯分类
四川省202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拟立项名单公示
来源: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作者: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 发布时间: 2024-12-04 | 3065 次浏览 | 分享到:


经教育厅2024年第13次厅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对四川省202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拟立项名单(见附件)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4年12月5日至12月11日(共5个工作日)。

公示期内,若有异议请以书面方式实名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便核实查证。未实名或超出公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电话:(028)85876121

电子邮箱:jkyjykygls@163.com

联系地址:成都市双流区黄荆路11号

附件: 四川省202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拟立项名单



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12月5日



附件

 

四川省2024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拟立项名单

重大牵头课题10项,重大协同研究课题39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

负责人

主研单位

备注

1

区域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创新路径研究

陈涛

西南财经大学

牵头研究

1-1

区域构建优质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创新路径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李晓康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协同研究

1-2

新时代背景下县域学前教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研究

罗敏

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协同研究

1-3

高质量科技创新支撑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石俊

西南石油大学

协同研究

2

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发展的课程实践研究

武晓玲

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

牵头研究

2-1

教育家精神赋能新时代教师队伍生态建设研究

蒲大勇

成都师范学院

协同研究

2-2

基于教育家精神标准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邱宇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协同研究

2-3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民族地区中小学学科教师职后培养实践路径研究

罗绒曲批

四川民族学院

协同研究

2-4

教育家精神赋能新时代教师队伍生态建设研究

姚远

西南石油大学

协同研究

3

市域产教联合体长效机制研究

王诗倩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牵头研究

3-1

产教融合助力地方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邓洁茹

成都工业学院

协同研究

3-2

产教双链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研究基于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共建共享

陈胜兰

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协同研究

3-3

市域产教联合体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建设研究

彭隆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协同研究

3-4

基于校城共同体的区域教科研创新机制实践研究

古松

西南科技大学

协同研究

4

职普融通背景下综合高中发展的支持路径研究

汪天皎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牵头研究

4-1

新时代综合性高中办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策略研究

胡友洲

四川天府新区综合高级中学

协同研究

4-2

职普融通背景下职业体验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汪莹

四川省东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协同研究

4-3

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中四川打造战略支撑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实现逻辑与实践路径

侯建东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协同研究

4-4

乡村振兴视域下四川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王强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协同研究

5

大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贯通培养的实践研究

尹福凤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牵头研究

5-1

利用科技创新活动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

高平

成都市新津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协同研究

5-2

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149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实践策略研究

胡泉英

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

协同研究

5-3

基于OBE理念的学前儿童科学精神启蒙实践研究

王志英

眉山市青神县幼儿园

协同研究

5-4

聚焦科学素养发展的科创项目群设计与实施研究

王捷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华润分校

协同研究

6

美育浸润行动在大中小学实施策略研究

刘传军

四川师范大学

牵头研究

6-1

以美润心:高中美术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创新实践研究

周科

四川省泸州高级中学校

协同研究

6-2

培智音乐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四环二路策略研究

杨媚

资阳市安岳县特殊教育学校

协同研究

6-3

彝绣非遗文化活态性融入小学美育与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刘璇

凉山州美姑县城关小学

协同研究

6-4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美术教育促进学生心理韧性构建的探索

贾长友

绵阳市游仙中学

协同研究

7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省级教育数据共享与应用模式探索

李莹

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

牵头研究

7-1

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以甘孜州实施四川云教联盟教学为例

沈梦婷

甘孜藏族自治州电化教育馆

协同研究

7-2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研究

王岭

南充市教育技术装备所

协同研究

7-3

基于大数据的中学数学教育资源共享与应用策略研究

侯德建

四川省川师大万达中学

协同研究

7-4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王燕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协同研究

8

基于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与优质高中共同引领下培养女足人才的实践研究

王国金

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学

牵头研究

8-1

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自我效能感与锻炼动机的交叉滞后研究

胡亦亮

资阳市雁江区马鞍学校

协同研究

8-2

数智赋能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向剑锋

西南石油大学

协同研究

8-3

基于文化自信背景下民间传统体育创新实践研究

陈玉仲

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协同研究

8-4

体育游戏中培育乡村幼儿心理韧性的实践研究

周民

宜宾市高县沙河镇幼儿园

协同研究

9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

王玉红

攀枝花市第一小学校

牵头研究

9-1

表现性评价在高中语文单元写作任务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罗国中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校

协同研究

9-2

乌蒙山区小学语文精准教·深度学·发展评一体化实践的研究

梁希

泸州市叙永县教师进修学校

协同研究

9-3

大单元视域下的初中语文读写共生教学策略研究

罗乐

四川省仪陇中学校

协同研究

9-4

大单元背景下的经典阅读与教育教学融合研究

王德智

达州市万源市第二中学校

协同研究

10

民族地区校家社协同开展社会情感学习的实践研究

龙海贵

凉山州雷波县锦屏初级中学

牵头研究

10-1

基于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民族地区家校社协同思政教育实践探究

泽仁曲珍

甘孜州白玉县城区第一完全小学

协同研究

10-2

民族地区普通高中家校社协同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研究

王宏伟

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

协同研究

10-3

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中家校社共育主题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卢昭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七中学校

协同研究

10-4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教师家园共育胜任力模型建构与提升路径研究

衡若愚

四川开放大学

协同研究

 


重点课题20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

负责人

主研单位

1

区域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创新路径研究

张烨

四川师范大学

2

区域教科研创新机制实践研究

牛华国

泸州市古蔺县教师进修学校

3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策略研究

马红艳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4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与促进的区域性研究

朱殿庆

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5

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匹配度研究

彭远斌

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6

新时代学校高质量育人体系的县域共生模式研究

邵开泽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7

普惠性发展背景下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园本支持系统的研究

王莹莹

成都市新都区第一幼儿园

8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李胜利

四川省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9

农村小学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研究

付中棱

眉山市丹棱县仁美镇小学校

10

百歌传唱为载体的乡村中小学美育课程资源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策略研究

王小明

绵阳师范学院

11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优化研究

郑海龙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12

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研究

张勃芳

达州市宣汉县实验小学

13

对口帮扶下提升民族地区教师数字素养的路径与策略研究

邹长勇

甘孜州甘孜县教育和体育局

14

西南民族地区学前儿童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研究

夏巍

西华师范大学

15

依托少年军校平台提升农村中小学学生国防意识和能力的实践研究

张俊

达州市万源市罗文镇花楼学校

16

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考试评价模型研究

张磊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

17

农村中职学校涉农专业群建设实践研究

熊布庭

广元市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18

教育装备质量履约验收规范化研究

李大国

四川省学校国有资产与教育装备中心

19

教育数字化助力四川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推进逻辑与实现路径研究

申云

四川农业大学

20

小学少年军校三爱五自一体课程实践研究

唐吕贵

德阳市广汉市金雁小学

 


重点支持课题70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

负责人

主研单位

1

责任伦理视域下家园社协同育人的实践困境与破解机制研究

李园园

四川师范大学

2

AI助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唐煌

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

3

川渝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关键语种教育质量监测研究

谢宇

西南科技大学

4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中小学美育课程教学一体化研究

胡俊成

四川音乐学院

5

基于五育并举的中小学寒暑假生活育人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温静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6

深化非遗育人内涵:川北大木偶戏在中小学教育课程中的创新融合与实践研究

张晓玲

南充市仪陇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7

指向五育融合的全景式儿童成长社区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牟忠瑜

成都市彭州中学附属小学

8

初中跨学科学习质量整体提升的实践研究

张新民

成都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

9

三新背景下四川省高中数学新教材使用现状和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林定明

南充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10

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艺术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贺霓

四川交响乐团附属小学

11

博物馆型未来学校理论建构与实践转化

金波

成都市草堂小学

12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育体系一体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张毅晗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3

家校社协同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张高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14

民族地区双语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司法部藏汉双语培训基地为例

王荣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15

基于研学旅行的听障学生职业启蒙教育实践与创新研究

李巧义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16

新质生产力引领下四川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型组织治理研究

刘勇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7

数字时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路径研究

程翔宇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18

基于五术五育的地方医科院校药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韦思平

西南医科大学

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入军队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解君兰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

20

大语言模型驱动下的外语人才跨学科素养胜任能力框架构建研究

韦足梅

四川大学

21

新质生产力驱动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与路径选择

杨雪梅

四川轻化工大学

22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冯智娇

西华大学

23

高校教育和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研究

王克冬

四川农业大学

24

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

赵秀梅

成都英华学校

25

教育公平视野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研究

唐永富

德阳市第五中学

26

基于儿童视角的生活化科学活动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王春燕

德阳市中江县大东街幼儿园

27

指向科学思维进阶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邱敏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中学

28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实践研究

田勇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校

29

县域城乡校共体的共联共建共享集群教研研究

刘兰

内江市资中县水南镇中心学校

30

小学英语预备级课堂教学实施路径研究

尚恩多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小学崇和分校

31

三新背景下农村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改进研究

尹丽

德阳市绵竹市南轩中学

32

家校共育视角下农村初中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王成

巴中市巴州区梁永初级中学校

33

农村学前儿童科学精神启蒙研究

万菲菲

泸州市泸县兆雅镇中心幼儿园

34

乡村振兴背景下幼儿园特色艺术教育资源开发应用研究

秦莉

达州市万源市文教示范幼儿园

35

学龄人口背景下的幼小衔接策略研究

袁程兰

眉山市丹棱县齐乐镇中隆小学校

36

智慧教育平台三助赋能乡镇小学教育的应用研究

刘光兵

德阳市广汉市三水小学

37

用英语讲好三线故事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陈劲丹

攀枝花市米易中学校

38

对口支援背景下涉藏地区“2+1+2”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范丽娟

甘孜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

39

民族地区数字化教研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余德春

甘孜藏族自治州电化教育馆

40

民族地区高中生科学素养PTA评价量表开发与应用

刘焰虎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中学校

41

非民族自治县民族中心校教学管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陈陶

宜宾市屏山县金江初级中学校

42

数字化赋能民族地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以国家级乡村振兴帮扶县某县中为例

吉曲达哈

凉山州美姑县中学

43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提升路径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东五县为例

杨瑞勋

西昌学院

44

在家校社协同视域下的城镇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何龙

广元市剑阁县香江实验学校

45

小学三方三段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陈嗣良

德阳市什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46

智慧体育:数字化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

刘宇

南充高中

47

以美立人理念下民族地区听力障碍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探索与实践

欧万学

凉山州盐源县特殊教育学校

48

西部地方高校数字赋能教育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

罗娅君

绵阳师范学院

49

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危机事件家校医社联动模式研究

朱鸿儒

四川大学

50

基于嘉绒传统文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深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研究

文秀清

甘孜州丹巴县城区第一小学校

51

少先队全景式家国情怀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张勇

眉山天府新区第一中学/成都大学

52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协同机制研究

吴文权

阿坝师范学院

53

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的--融合培育模式与干预策略研究

杨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

54

指向学生健康成长的家校社医协同育人研究

何俊

绵阳市涪城路小学

55

县域教育督导数字化转型:逻辑框架与数据可视化研究

刘飞

德阳市旌阳区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培训中心

56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四川省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李洁

电子科技大学

57

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的大学外语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

樊亚琪

西南交通大学

58

AI时代的设计教育新生态:数智生态圈的构建与实施方略

叶峻榛

四川传媒学院

59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区域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黄河

泸州市纳溪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60

地方优秀传统语言文化在大中小学人才培养中的一体化建构与实践

汪天飞

乐山师范学院

61

四川民族地区推进中小幼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路径研究

赵俊

四川师范大学

62

小学国学经典“1+X”学科融合实践研究

赵清暇

攀枝花市花城外国语学校

6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土中国》与教育教学融合研究

代光兵

达州市达川中学

64

教育评价推动区域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研究

罗小兵

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65

经典小古文与小学生思品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

黄刚

达州市大竹县第九小学

66

经典阅读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研究

黄三

遂宁市射洪市第一小学校

67

高效促进初中语文学生经典阅读兴趣与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

周学荣

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民族初级中学

68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区域小学数学表现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刘诚

成都市成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69

基于CIPP模型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体系建构的实践研究

鄢长江

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

70

基于教育集团的校际协同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陈兵

德阳市华山路学校

 

 


一般课题361

 

序号

课题名称

课题

负责人

主研单位

1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深度变革研究

卓大奎

自贡市富顺县北湖实验学校

2

教师跨学科素养培养与教学实践创新研究

程龙

四川师范大学

3

应用型本科高校优势学科发展路径研究

董国豪

绵阳师范学院

4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研究

阎峻

四川省教育评估院

5

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控机制研究

陈克乐

四川省大英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6

未来名师教育思想发掘与构建的途径研究

王丽君

南充市阆中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7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时代未成年人校园欺凌犯罪行为生成机理与防控策略实证研究

王海容

西南医科大学

8

市域产教联合体长效运行机制研究

严光玉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9

数字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研究:数据驱动教育创新路径

李林

四川文理学院

10

数字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蒲爱民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11

教育公平视野下早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刘旭东

成都市新都一中

12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的应用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杨成刚

绵阳市教育技术和信息管理中心

13

核心素养导向的编程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深度融合的研究

江伟

德阳市旌阳区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培训中心

14

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张玉奇

西南科技大学

15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六彩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杨武超

广元市旺苍县实验小学

16

欠发达地区智障青少年四阶转衔职业教育的实践研究

胡在容

泸州市合江县特殊教育学校

17

高校聚焦职业自主发展力的师范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研究

陈露红

四川师范大学

18

生涯发展导向的十二年一贯制培智学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张璐

成都市都江堰市特殊教育学校

19

指向幼儿科学素养发展的科创玩具园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研究

江天华

南充市嘉陵区教育和体育局

20

全面提升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的融耕大课程实践研究

雷洪

成都市崇州市三江小学校

21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中学学科思维培育路径研究

任小林

成都市第四十九中学校

22

UNESCO教育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提升在职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区域实践研究

黄丽娟

四川天府新区麓湖小学

23

孤独症儿童沟通与交往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刘艳

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2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科学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熊英

成都市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

25

高职院校数学跨学科融合现状与策略研究

杨晓英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6

融入地域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区域推进研究

金瑛

自贡高新区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27

基于职业素养导向的中职五好课堂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廖大凯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8

数字化时代中小学教科书插图的现实境遇、价值追求及深化应用

胡成霞

四川文理学院

29

区域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一体化的实践研究

张有财

成都市金牛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30

行知行:提升小学科学教育实施质量路径研究

王辉

南充市营山县芙蓉小学校

31

幼儿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支持策略的研究

潘慧

巴中市南江县红星幼儿园

32

农村小学普特共校“1+2”融合教育模式实践研究

高坤雄

广元市剑阁县实验学校

33

大任务驱动下的小学科学思维课堂设计研究

刘清容

泸州市泸县玄滩镇玄滩中心小学校

34

运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

何珊

遂宁市射洪市第二幼儿园

35

五育并举下促进初中生个性化发展的评价策略研究

曾庆荣

宜宾市第七初级中学校

36

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评价量表开发与应用研究

李金洲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37

网络空间下中小学生多重侵害研究

吴颖

成都医学院

38

四川涉藏地区小学劳动实践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研究

牛彦鹏

四川民族学院

39

基于文化引领、多元协同、专创融合的烹饪类一流人才培养创新研究与实践

李想

四川旅游学院

40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提升民族地区骨干教师教学学术力的实践研究

罗清华

甘孜州甘孜县第二中学

41

跨学科视域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陈珊

攀枝花市第三十六中小学校

42

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语文课随堂评价研究

张军

成都市第十八中学校

43

四要素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一体两翼一平台安全教育实践研究

资建民

绵阳飞行职业学院

44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初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钟祥树

宜宾市第八中学校

45

大麦地傈僳族文化幼儿园课程开发和实践研究

甘玲

攀枝花市西区第二幼儿园

46

区县架天线-接地气-强本体式教科研体制创新的实践探索研究

唐照炜

遂宁市安居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47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逆向问题链设计与实施研究

何东书

成都市犀郫都区犀浦小学

48

幼小衔接视域下学前儿童语言核心经验提升的实践研究

张春玉

绵阳市公园路幼儿园

49

县域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实践研究

谭洪秀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

50

苏母家教文化融入农村小学思政教育实践研究

张桂英

眉山市青神县汉阳镇中小学校

51

双新背景下大单元教学评一体化的策略与实践探究

邹学琴

泸州市阳雀山初级中学校

52

《评估指南》背景下三标流程助推幼儿园高效能治理的实践研究

陈晓辉

成都市第三十三幼儿园

53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项目式淬炼实践研究

朱泽文

乐山市井研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54

高阶思维视域下读写融通教学实践研究

赵岚昕

攀枝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55

教学评一体化指导下幼儿亲自然力培养研究

吴佳

绵阳市江油市城东幼儿园

56

新时代幼儿爱国教育与品格塑造的路径探索

刘小莉

绵阳市三台县潼川第二幼儿园

57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心理健康高危学生的发现及应急处置实践研究

许军

南充市仪陇县南图实验学校

58

产教融合型企业评价体系与培育路径研究

李琴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59

高职食品类专业专业思政育人路径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刘丹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60

基于教育家精神标准的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以遂宁市为例

龚光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61

数字时代家庭阅读环境对学龄儿童阅读发展的影响研究

李佩航

成都师范学院

62

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共同体研究

肖芙蓉

吉利学院

63

面向高阶思维发展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红霞

四川师范大学

64

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李韵冰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65

新时代背景下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代强林

南充市仪陇县金城小学校

66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刘廷平

四川省苍溪实验中学校

67

跨学科主题学习视域下的项目式生物研学活动设计研究

王尉

达州市万源市第三中学

68

基于核心问题解决的对话教学实践研究

陈东永

成都天府中学

69

指向生命成长的小学整合式阅读课程构建的实践研究

陈龙

成都市读者小学

70

数智时代中学教师教学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刘海霞

达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71

指向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

王怀福

眉山市第一中学

72

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教师发展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李林

成都东部新区第七中学校

73

学校文化引领的小学培根课堂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杨春燕

泸州市江阳区泸州高中附属学校

74

小学程控式任务型机器人竞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张自力

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75

素养导向下小学碰撞课堂结构化教学策略研究

文家富

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学校

76

共生理论视域下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发展实践研究

母莉

广元市利州区中小学教研室

77

城市薄弱学校运用学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提质增效的实践研究

袁吉林

绵阳高新区永兴镇初级中学

78

二十四节气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传承与创新的实践研究

宋明全

眉山市东坡区苏南小学

79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小学教师教材使用模型研究

王丹艺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80

以民间扎染工艺为载体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研究

龙玉兰

达州市渠县第七幼儿园

81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

曾科清

内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82

指向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语文读写融合共赴共生策略研究

李中文

南充市蓬安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83

幼儿园自然图书馆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胡曾莲

蒲江县新城幼儿园

84

核心素养导向的信息科技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张兆迪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85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游戏课堂活动案例研究

张永祥

泸州市泸县城北小学校

86

单元整体教学视阈下证据导向的初中语文项目学习实践研究

王强

眉山市东坡区东坡中学

87

组团式帮扶县域薄弱高中的实践研究

肖慈刚

成都市川化中学

88

幼儿园三重游戏样态实现路径的研究

郭燕

成都市新津区第一幼儿园

89

基于单元主题意义引领的多模态语篇实现高中英语学科育人的实践研究

夏竹

内江市翔龙中学

90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生本课堂教学改革整校推进的实践研究

梁明

自贡市第一中学校

91

基于融合能力培养的初中跨界课堂建设研究

昌川

广安市邻水县鼎屏镇初级中学

92

基于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操作性作业设计与运用研究

陈柳毅

内江市威远中学校

93

回归儿童生活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研究

赵清梅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幼儿园

94

三新背景下网络画板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汪卫先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外国语实验学校

95

中学研学活动中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

周德伟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

96

基于核心素养的普高物理创新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刘梦婵

宜宾市第六中学校

97

中学学科素养导向下做数学实践研究

陶凤仙

绵阳市盐亭县教育研究室

98

四川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设研究

陈龙

四川师范大学

99

大数据背景下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许利

眉山市东坡区苏洵初级中学

100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活动化教学行动研究

万斌

泸州市叙永县教师进修学校

101

组团式帮扶背景下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李林翰

阿坝州小金中学

102

基于学科育人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刘志勇

眉山市东坡区大北街小学

103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语文四原则四维度深度写作教学实践研究

彭志敏

四川省名山中学

104

12 年一贯制学校拔尖创新人才的贯通式培养研究

杨洪

成都石室东部新区实验学校

105

双新背景下县域初中数学+N学科融合合作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彭学才

宜宾市江安县江初级中学校

106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主题式学习设计与实施研究

廖冬梅

自贡市沿滩区教师进修学校

107

融合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实践研究——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为例

周天冬

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镇实验小学

108

农村初中英语读写共生多模态教学实践研究

孙君凤

泸州市叙永县教师进修学校

109

遵循素养形成规律的初中课堂形态循证研究

罗晓章

成都市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

110

基于SOLO理论的高中数学互动式课堂构建策略研究

毛健

凉山州会理市民族实验中学

111

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建设研究

李志刚

广安市邻水县鼎屏小学

112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邓晓华

南充市蓬安县罗家镇中心小学校

113

农村初中基于榜样力量RSSP德育模式实施研究

张世蓉

绵阳市游仙区魏城中学

114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益智数学游戏在乡村教学中的区域实践

廖小军

自贡市大安区回龙镇中心校

115

农村留守儿童阅读共同体建设实践研究

杨艳莉

雅安市天全县城区第二完全小学

116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英语学科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廖强

四川省高县中学校

117

基于学科素养的中学课堂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研究

朱元根

凉山州泸峰中学

118

小学童谣教育活动创新实践研究

郑晓华

巴中市巴州区第三小学校

119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博物馆课程构建研究

彭学明

成都市锦官城小学

120

初级中学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校本模式研究

刘汉斌

成都市新都一中实验学校

121

指向入学准备的角色游戏组织与指导策略研究

毛娉

成都市蒲江县城西幼儿园

122

三新背景下的跨学科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为例

成都市都江堰市嘉祥外国语学校

123

学习故事理念下的家园社协同育人实践研究

何艺

南充市清乐幼儿园

124

指向高质量陪伴:家园社协同构建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课程的实践研究

王冬雷

德阳市绵竹市天河幼儿园

125

跨学科理念下小学创意习作教学研究

刘明丽

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

126

“5E教学模式视域下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体系研究

彭红莲

眉山机关幼儿园

127

县域中学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及运行的实践研究

刘育聪

四川省隆昌市第二中学

128

地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项目式学习路径设计研究

罗雁

自贡市田家炳中学

129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小学生量感培养实践研究

孙玉婷

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130

教育集团学校文化扩散机制研究

朱兴国

德阳市第二中学校

131

促进孤独症学生社交能力的运动处方构建与实施研究

卞蓉

成都市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

132

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李芹

广元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133

小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主题式教学实践研究

窦红霞

眉山市东坡区苏辙小学

134

以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评价建设促进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

文欣

南充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135

回归实践情境的阶梯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龚雪梅

成都市北新实验小学

136

指向实践创新的幼儿园本土文化项目式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

高羽

内江市东兴区阳光幼儿园

137

基于优质网络教育资源提升初中校本教研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鲁莉

成都市新津区实验初级中学

138

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幼小衔接课程体系重构实践与探索

周娟

广安经开区第一小学校

139

核心素养导向的高品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

高军

德阳市什邡市北京小学

140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研究——以川剧文化为例

练佳

资阳市雁江区第二小学城东分校

141

指向科学论证能力培养的高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

韩艳良

成都市郫都区教研培训中心

142

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问题解决式教学实践研究

闵正德

广元市利州区北街小学

143

指向学科育人的初中数学创生学堂实践研究

张玉华

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

144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1+N”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

唐金辉

广安市华蓥市双河小学

145

基于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政“1+N”议题式教学实践研究

黎雁飞

内江市第三中学

146

融合三线人文精神的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研究

王勇

攀枝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147

区域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

刘熠熠

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148

三新背景下高中历史教材资源的深度研发与应用研究

邓建兵

四川省达州中学

149

核心素养下初中四学四环课堂互动策略研究

王福平

广元市上西中学

150

基于一体化的初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衔接策略研究

李现武

绵阳市东辰学校

151

学区制管理背景下区域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何静

眉山市丹棱县端淑小学

152

课程化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

易昊然

乐山市高新区嘉祥外国语学校

153

双向幼小衔接的心理实践研究——以江油市城西幼儿园和江油市外国语学校为例

罗丹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

154

从堆叠到结构:时间异化理论视域下幼儿园课程优化研究

郭姗

四川师范大学

155

学龄人口变动背景下县域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余祥

乐山师范学院

156

运用校园心理剧提高中职生心理韧性的实践研究

徐林

成都职业技术学校

157

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分层分类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研究

李维杰

四川省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

158

社会情感学习视角下中职学生心理团辅活动实践研究

段雯耀

成都市洞子口职业高级中学校

159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四色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牟一泓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

160

一体两翼战略下中职旅游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罗海

四川省叙永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161

业财融合背景下的中职会计事务专业数字化升级研究

徐蓓

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

162

乡村振兴背景下纺织品艺术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陈梅

四川省屏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163

基于学历案的中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付瑜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

164

基于艺术素养提升的大中小美育浸润行动实施策略研究

徐伟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165

新时代中职汽修专业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钟祥采

四川省荣县职业高级中学校

166

职业教育与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合的路径模型构建与实践探索

吴俭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167

四力四融四式进阶式专创融合课程构建研究与实践

李佳南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168

科教融汇视域下职业院校科研育人体系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

鲍学东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169

新时代劳动教育赋能航空装备制造类工匠型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瞿林艳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170

欠发达地区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任小鸿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171

高职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互动路径研究

曾友州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172

民办中等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以航空类专业群发展为例

陈敏

成都泛美航空旅游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173

高职院校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定位与教育模式探索研究

陶媛媛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174

科教融汇视域下信息技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创新研究

杨超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175

产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教育中高本贯通跨域高质量培养的路径研究

罗光明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176

数智时代职业本科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构建和智治策略研究

孙涛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177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模式创新与改革路径研究

丁菊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178

三新背景下高中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谢林

四川省隆昌市第一中学

179

人工智能赋能技能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李愿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180

数智化时代高职院校培育新质会计人才的实践创新研究

盛强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181

数字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沟通策略研究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

182

提升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策略研究与实践

齐淑娥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183

新时代四川省高校新入职教师资格认定教学能力评价研究

李晓英

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

184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教师教育课程多模态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黄冕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85

轨道交通产业驱动下的高等教育产教融合与企业新型学徒制创新实践研究

钟杰

成都轨道交通职业学院

186

乡镇初中处境不利女生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尚群

宜宾市江安县第三初级中学校

187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双创教育实践研究

阎凌翔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188

艺术类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研究

杨晓琴

四川音乐学院

189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教育教学应用研究

谢春芝

西华大学

190

智能时代高校教师教育者数字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罗开文

西华师范大学

191

民航业特色高校与企业创新联合体协同治理评价研究

周智翔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192

双主线模式下高校音乐艺术实践助力乡 村音乐文化传承的研究

张远

成都师范学院

193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交叉团队培育策略研究

张棋焱

成都理工大学

194

四川省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提升机制研究

王红伟

成都中医药大学

195

涪江流域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王德炎

绵阳师范学院

196

新质生产力发展视域下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多模态画像与精准培训课程体系构建

杨茜

成都医学院

197

学生心理健康监测预警的实践研究

余璇

西南石油大学

198

新时代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路

龙汉武

西华师范大学

199

资源依赖视角下的应用型高校联盟内部治理研究

叶怀凡

西华师范大学

200

物理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的实践研究

林绍乾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

素养导向的小学科学三环联动式探究 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

陶大军

巴中市通江县洪口镇中心小学

202

指向育人方式改革的普通高中科学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杨云雄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

203

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小学科创教学设计研究

邱长志

德阳市实验小学校

204

幼儿园生活化科学探究课程构建的实践研究

吴三平

成都市武侯区第四十五幼儿园

205

双碳战略目标下高中化学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实践研究

况浩霞

成都市崇州市崇庆中学

206

基于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

罗毅

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鱼凫公园幼儿园

207

乡村小学科学教育质量提升机制研究

黄训君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8

培养中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跨学科教学实践研究

黄冠

西华师范大学

209

蓉城传统文化探源与科学教育资源开发的教学实践研究

伍晓春

四川师范大学

210

科产教融合驱动新型产业学院建设机制和路径研究

李乐中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11

多元文化背景下多民族高中寄宿学生管理策略与实践研究

王井平

凉山州盐源县中学校

212

中医药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研究

万有芬

攀枝花市盐边县红格镇初级中学校

213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3+N”延伸替代服务育人体系的构建研究

董红林

广元市青川县木鱼镇中心小学校

214

口述史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王存丽

成都东部新区三岔湖高级中学

215

HPM视域下农村中学数学项目式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

刘小华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216

乡村学区联盟思政课一体化的建设研究

陈矩

自贡市大安区庙坝镇中心校

217

双减背景下乡村小学跨学科主题式寒暑假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吴瑜

成都市东部新区养马小学校

218

三新背景下农村高中三生五美两融育人方式实践研究

陈明祥

南充市营山县小桥中学校

219

基于教育家精神标准的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张汝真

自贡市荣县双古中学校

220

运用创意卵石画培养小学生审美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李朝政

巴中市通江县涪阳镇中心小学

221

义务教育乡村温馨学校建设研究

邓江林

南充市仪陇县炬光小学校

222

提升农村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效率:以传统文化为媒介的系统化教学策略研究

邓黎

四川省射洪市柳树中学

22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李明蓉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24

数字赋能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谭淇婧

四川开放大学

225

新时代县域乡村教师在地化教育素养研究

王吉春

绵阳师范学院

226

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促进彝族聚居区美育提质发展实践研究

邹俊

凉山州美姑县中学西昌校区

227

苗染非遗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曹庆慧

攀枝花市盐边县第一初级中学校

228

民族地区小学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高华贵

攀枝花市盐边县永兴镇中心学校

229

民族地区县域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研训共同体建设实践研究

雷定刚

泸州市古蔺县教师进修学校

230

基于古城文化优化园本特色课程的实践研究

胡莉纯

凉山州西昌市红星幼儿园

231

四川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美育课程体系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张刚

阿坝师范学院

232

民族地区特殊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刘婷

宜宾市珙县特殊教育学校

233

民族地区高中英语与本土文化融合教育实践研究

蔡刚

四川省宣汉中学

234

民族地区普职融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周再玉

攀枝花市华森职业学校

235

羌族民间游戏创新策略的实践研究

杜杨

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幼儿园

236

基于组团式帮扶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学科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刘佳龙

乐山师范学院

237

职继协同理念下四川民族地区农村带头人培育的路径研究

刘纯龙

四川开放大学

238

农村幼儿园亲自然创意美术特色课程构建与实施研究

向容

宜宾市兴文县麒麟苗族乡中心幼儿园

239

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小学课程实施监测模式研究

张丽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40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幼儿园美树+”课程构建的研究

何燕

广元市树人幼儿园

241

五育融合视域下幼儿园劳动育人体系的研究

但霞

泸州市龙马潭区红星幼儿园

242

基于本土文化传承背景下的陶笛教学在中小学校的实践与应用研究——以自贡市为例

陈双雄

自贡职业技术学校

243

沙印画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罗运帆

攀枝花市第十八小学校

244

心理健康视域下体育互动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刘翼

资阳市乐至县城西小学校

245

基于三种文化的小学版画艺术教学实践研究

周国清

德阳市什邡市朝阳小学

246

园家社(村)融通交互幼儿劳动教育主题课程构建研究

张频

德阳市绵竹市第三示范幼儿园

247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1+N劳动教育路径与实施策略研究

丁先旭

四川省开江县永兴中学

248

新时代校园足球大中小一体化发展实践研究

夏东梅

宜宾市黄桷庄小学校

249

从分离到融合的小学美育课程项目化实践研究

薛芸

成都市七中育才附属小学东湖校区

250

智能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转型与优化研究

李定萍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251

新时代中小幼品格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

黄琳琅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52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地理学业质量水平分级建构与实践研究

戴成

成都市温江区光华实验中学校

253

课后体育服务促进小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实践研究

陈鸥

西华大学

254

中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与干预的家校医共享机制研究

黄远春

西昌学院

255

中小学生心理危机三预一体化实践研究

陈熙

成都市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256

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正向情感能力“5×3”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黄劲

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

257

协同育人背景下小学问题导向式班级教研活动建设的实践研究

唐术华

德阳市庐山路小学

258

空竹运动提升山区农村小学生心理韧性的实践研究

刘强

成都市彭州市通济蓝天小学

259

以劳健心市域小学生心理韧性提升的实践研究

邓仁禄

自贡市自流井区曾家岩小学校

260

新时代高中生隐性校园欺凌行为的有效防控研究

温铭军

四川省犍为县清溪高级中学

261

指向爱国主义教育的国防教育课程构建与实施研究

谢江林

成都市第三十六中学校

262

大思政课视域下中学综评·引领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杜江涛

四川省双流中学

263

具身认知理论下的高中积极人际关系团辅课程实践研究

王利

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

264

基于五育融合的本土项目式德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兰国荣

内江市东兴区阳光学校

265

校家社协同育人视角下生命觉醒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起学赋

攀枝花市仁和区东风小学

266

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学心理健康服务的创新应用探索

李敏

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

267

小学大思政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刘会

甘孜州康定中学实验小学

268

地方红色资源融入新时代理想信念教育的学校实践研究

张小强

达州市宣汉县师源外国语小学

269

渗透式德育在民族地区高中语文与英语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潘文兵

凉山州会理第一中学

270

表达性艺术治疗技术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李晓惠

四川省商务学校

271

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的多模态学生抑郁症风险识别建模与监测预警机制研究

廖海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72

高职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付先全

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273

高职院校工科专业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育人路径研究

岳智慧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274

认知为本的高校思政课课程群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徐华伟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75

美育促进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与干预研究

罗利

内江师范学院

276

社会文化视角下听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升研究

马艺丹

乐山师范学院

277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精准化的实践研究

王甫

绵阳师范学院

278

提取练习策略干预多动症学生学习成绩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杨丽

川北医学院

279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空间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朱琳

四川师范大学

280

师生共创“4I”学生评价体系实践研究

朱娅君

成都市天府新区第七小学

281

基于利益相关主体评价素养视角的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邓森碧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82

基于知行合一的小学德育评价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陈生会

宜宾市长宁县第一实验小学校

283

人工智能赋能的区域一基三维多主体教育评价改革研究

向旭平

绵阳市涪城区教育和体育局

284

教育强省指标体系构建及动态监测研究

王雄

四川省教育评估院

285

科学素养发展视域下的小学科学教育多元评价体系研究

邓巧莉

内江市第十小学校

286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生四向五维综合素质智慧评价研究

韩丁

达州市通川区第二小学校

287

新时代X市中小学校长五位一体培养体系建构研究

张学兰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88

中小学教师教育家精神生长的培育机制及应用研究

达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89

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与评价能力系统化提升的实践研究

陈怡

泸州市康城路幼儿园

290

指向幼儿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主题教研设计与实施研究

邹泽梅

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291

民族地区名师工作室线上+线下双路径建设研究——以阿坝州为例

张阳花

阿坝州松潘县中学校

292

集团幼儿园项目式园本研修体系建构研究

胡昕

成都市第二幼儿园

293

核心素养下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实践研究

岳阳

攀枝花市西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294

乡村教师工作室指向农村学校连片高质量发展的教研新视角研究

周冬琼

四川省武胜县万善初级中学校

295

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程科

成都市锦官驿小学

296

名师引领下的区域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实践研究

陈育

西华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

297

涵养教育家精神的内外双驱策略研究

纪海军

四川省资阳中学

298

基于数据驱动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模型创新研究

李茂菲

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99

基于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路径研究

金秋野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300

数字赋能中职幼儿保育教师培训模式创新研究

杨丹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01

教育强国背景下农村教育家型教师县域成长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朱雨时

成都文理学院

302

中小学教师数字化应用素养提升与教学实践融合研究

刘方

四川工商学院

303

产教融合视域下四川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兰清

成都工业学院

304

知识共享视角下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建设研究

蒋若凡

四川师范大学

305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李锦钟

广元市剑阁县教育局

306

数字技术助力初中数学精准教学实践研究

陶大福

达州市高级中学校

307

组态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数字素养的影响机理与提升路径研究

万小刚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308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职顶岗实习质量评价体系的重塑与创新研究

徐娟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309

基于超星AI人工智能体系的师//生一体交互协同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段东升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10

工程力学互动式智慧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袁西贵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311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混合式金课建设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课程创新与实践

方莹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312

高职教育中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个性化学习路径开发研究

郭雅楠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313

沉浸式虚拟现实中虚拟同伴对学习影响的机制研究

刘睿

西华师范大学

314

数智化背景下基于知识图谱的新形态OBE课程建设与实践

聂芳

成都锦城学院

315

AIGC在高等教育的应用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吴平

四川农业大学

316

高中化学新教材整理与提升栏目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杨超

四川省乐至县吴仲良中学

317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

叶显庆

成都市郫都区犀浦幼儿园

318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的研究

胡云兰

广安市华蓥市红军小学

319

以经典诗文培育小学生家国情怀的实践研究

廖光强

广安市邻水县第六小学

3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四川省高职院校巴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研究

李真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321

手语诗词经典诵读与聋校语文教学融合的研究

刘琴

乐山师范学院

322

四川民间曲艺的传承普及与乡土记忆重建研究

周星君

成都师范学院

323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中小学护眼环境建设与管理策略研究

李攀岚

达州市大竹县电化教育与技术装备中心

324

幼儿园红色图书资源创新使用实践研究

胡依婷

宜宾市江安县江安镇江幼儿园

325

以凉山中职农旅专业群为引擎赋能乡村振兴机制与策略的研究

姚德怀

凉山州冕宁县职业技术学校

326

基于STEAM理念的中学科技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杜文志

广元市八二一中学

327

市域推进五育并举的实践研究——以宜宾市为例

陈明冲

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328

矛盾论视角下中职学校就业与升学导向的平衡策略研究

向涛

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

329

虚拟现实学习环境中的社会互动机制研究——基于认知情感的分析视角

曹蕾

西华师范大学

330

教师跨学科素养培养与教学实践创新研究

王珊

四川师范大学

33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数学教科书一体化研究

陈朝东

四川大学

332

基于三链融合的应用型高校服务新质生产力路径研究

郭云东

内江师范学院

333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刘丹

乐山市五通桥中学

334

数字赋能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研究

张佳

成都师范学院

335

后普及时代民族地区县域学前教育城乡共生机制研究

奉双全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336

高质量学校美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刘冲

四川师范大学

337

城乡融合视野下四川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路径研究

黄正夫

绵阳师范学院

338

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教育自适应学习体系及应用研究

陈松

成都工业学院

339

数字化助推中国式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史仕新

内江师范学院

340

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匹配度研究

蒋伟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341

一体化全流程: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监测预警体系构建研究

刘伟

德阳市中江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342

川藏职教协同赋能清洁能源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谢婧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343

乡镇寄宿制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研究

刘秀峰

四川师范大学

344

县域整体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研究

龙良书

泸州市泸县教育和体育局

345

核心素养导向的科学学科实践性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

黎勇

四川省威远县镇西中学

346

STEAM教育理念下的普通中学科创活动实施策略研究

刘智

四川省安岳实验中学

347

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王雪梅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348

科学教育理念下的农村中学学科教学策略与实践研究

周裕志

遂宁市射洪市教育科学研究室

349

县域强化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研究

王惠

广安市邻水县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

350

民办普通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估实践研究

蒋祺炜

成都市教育局

351

深度学习导向下PBL学习理念的应用策略研究

全明

阿坝州若尔盖县中学

352

三新背景下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高正刚

四川省雅安中学

353

民族地区职校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韩兴芬

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

354

西部农村中学推进本土非遗传承策略的研究

唐强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

355

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民俗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魏闵

攀枝花盐边县渔门镇初级中学校

356

义务教育阶段彝族地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创新研究

王庆萍

凉山州美姑县巴普镇小学校

357

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银德华

凉山州德昌县第二中学

358

康巴藏区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实践研究

李传华

甘孜州雅江县呷拉镇初级中学

359

三新背景下学科融合提升民族地区普通高中理化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路径与实践研究

王靖睿

四川省北川中学

360

中小学生生涯发展规划意识现状及对策研究

张伟

四川大学

361

基于教师数字画像的小学名优教师发展路径实践研究

张利美

成都市龙江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