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远智链—成为科技企业与政策红利之间的超级链接者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致远智链
ZHI YUAN ZHI LIAN
热点资讯
资讯分类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作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发布时间: 2022-07-01 | 11308 次浏览 | 分享到:

川办发〔2022〕56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四川省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6月17日

附件下载:四川省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四川省加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目 录

 

前 言  5

第一章 规划背景 6

第一节 发展基础 6

第二节 发展要求 9

第二章 总体要求  10

第一节 指导思想第二节 基本原则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四节  规划布局

第三章 畅通多向进出川运输通道  17

第一节 东向通江达海ꎬ构建沿江综合交通走廊  17 第二节 南向借港出海ꎬ畅通公铁陆海联运通道  18 第三节 西向公铁统筹ꎬ打通入藏进疆战略通道  18 第四节  北向提质扩能ꎬ构建高效快速通道集群  19

第四章 完善双核辐射综合交通网  20

第一节 打造高效互联城际路网  20

第二节 构建都市圈通勤交通网第三节 分类建设城市交通网络第四节  优化城乡融合交通网络

第五章 建设高水平国际枢纽集群  23

第一节 建设中国民用航空第四极

第二节 共建长江上游航运枢纽 第三节 完善综合客运枢纽体系

第四节 提升综合货运枢纽功能

第六章 打造高品质出行服务体系  26

第一节 完善多样化城际客运网络第二节 提升都市圈通勤服务品质第三节 推进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第四节  培育壮大枢纽经济新业态

第五节  推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第七章 构建高效率货运物流体系

第一节 增强国际运输能力 第二节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第三节 提升城乡货运效率

第八章  打造全国智能交通新高地第一节 打造智能交通信息网第二节  建设智能服务设施网

第三节 提升创新核心竞争力

第九章 提升交通绿色安全发展水平

第一节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第二节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第三节 提升安全应急能力

第十章 创建一体化协同治理样板

第一节 建立规划共绘机制第二节 建立设施共建机制第三节  建立服务共享机制

第四节  建立运营共管机制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35

第一节 加强组织保障 第二节 加大政策支持 35

第三节 强化要素保障36

第十二章 环境影响分析  36

第一节 环境影响分析  36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7


前 言

为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ꎬ细化落实«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 ꎬ围绕“ 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的战略定位ꎬ谋划四川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思路、空间布局、重点任务ꎬ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ꎬ编制本规划ꎮ规划范围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川区域( 以下简称“ 四川区域”) ꎬ包括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 除北川县、平武县) 、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 除万源市) 、雅安( 除天全县、宝兴县) 、资阳等 15 个市ꎬ共 113 个县( 市、区) ꎬ区域总面积 13. 9 万平方公里ꎮ 规划期至 2025 年ꎬ展望到 2035 年ꎮ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 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ꎬ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ꎬ具有连接西南西北ꎬ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作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 4 极及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之一ꎬ“6 轴 7 廊 8 通道” 骨干网中“3 轴 2 廊 2 通道” 在此交汇ꎮ 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ꎬ四川交通已实现从“ 蜀道难” 到“ 蜀道通” 并加速向“ 蜀道畅” 的转变ꎬ形成了一定规模优势ꎬ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ꎬ为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ꎮ

对外开放通道建设加快推进ꎮ 全省现已建成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 40 条( 铁路 11 条、高速公路 26 条、水路 3 条) ꎬ除西藏、青海外ꎬ与相邻省份均有 2 条及以上的大能力运输通道连接ꎬ基本形成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主的多向联通对外开放通道ꎮ 川渝之间已建成 6 条铁路通道、13 条高速公路通道、3 条水路通道ꎬ在建 2 条铁路通道、7 条高速公路通道、1 条水路通道ꎮ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完善ꎮ 截至 2021 年底ꎬ四川区域铁路营业里程 4535 公里ꎬ其中高速铁路 1279 公里ꎬ建成高速公路 6800公里ꎬ建成民用运输机场 7 个ꎮ 铁路覆盖四川区域全部 15 个市ꎬ

高铁覆盖 10 个市ꎬ高速公路覆盖 112 个县( 仅乐山市金口河区在建) ꎬ民用运输机场 100 公里半径覆盖 12 个市 100 个县ꎬ高效率交通基础设施覆盖率( 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覆盖辖区人口 20 万及以上县级行政单元个数与人口 20 万及以上县级行政单元总数比率) 达 100% ꎮ

交通枢纽辐射能级不断增强ꎮ 四川区域拥有 1 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2 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4 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ꎮ成都是中国内地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ꎮ 铁路成都东站、成都南站、成都站、双流机场站已实现集多方式、多层次、多模式一体化的客运交通组织和高效换乘ꎮ 成都国际铁路港拥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都铁路口岸ꎬ是国内承载能力高、功能最全、最具 竞争力的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ꎮ

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持续提升ꎮ 2021 年ꎬ全省公路客运量 4. 5亿人次ꎬ货运量 17. 1 亿吨ꎬ分别居全国第一、第十ꎮ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 4011. 7 万人次、居全国第二ꎬ货邮吞吐量 62. 9 万吨、居全国第七ꎮ 成都国际铁路港吞吐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ꎬ由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超过 9400 列ꎮ 2021 年ꎬ中欧班列( 成渝) 开行 4800 列、约占全国开行总量的三分之一ꎬ已联通境外 68 个城市ꎮ

川渝两地交流协作不断深化ꎮ 为协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ꎬ双方签署了«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0—2022 年) » 等“ 1 + 8 ” 系列交通合作协议ꎮ 成渝城际列车实现 1 小时通达ꎬ全省 21 个市( 州) 均开行至重庆的道路客运班线ꎬ已开通邻水、泸州至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跨省定制客运线路和遂宁至潼南等 15 条跨省城际公交线路ꎮ “ 天天直航快班” 稳定开行ꎬ“ 水水中转航班” 持续加密ꎮ

对标高质量发展和交通强省建设要求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瓶颈依然明显ꎬ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益仍需提升ꎬ主要体现在:对外运输通道不畅ꎮ 对接全国主要经济区、城市群的高标准高速铁路亟待构建ꎬ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铁路主通道尚未贯通ꎮ 成都放射状高速公路和部分出川大通道能力不足ꎮ主要内河航道能力受限ꎬ水运资源优势未能有效发挥ꎮ 城际互联能力不足ꎮ 规划城际铁路建设滞后ꎬ市域( 郊) 铁路尚处于起步阶段ꎬ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拥堵频发ꎬ城际快速路衔接不畅ꎬ普通干线公路网络不完善ꎮ 枢纽竞争力不强ꎮ 成都—重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分工协作有待提升ꎬ东出北上南下门户型交通枢纽能级不高ꎬ布局亟需优化完善ꎬ航空口岸机场偏少ꎮ 运输服务质量不优ꎮ 跨城通勤不便捷ꎬ旅客联程联运水平亟待提升ꎬ农村客运发展不充分ꎬ多式联运发展缓慢ꎬ运输成本偏高ꎬ枢纽集疏运体系建设滞后ꎮ 通用航空潜力尚待挖掘ꎮ 绿色低碳水平不高ꎮ 运输结构尚需优化ꎬ铁路和水运承担货运量占比及绿色出行比例偏低ꎬ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不高ꎮ 协调机制尚不健全ꎮ 跨区域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统筹协调尚不到位ꎬ市场政策不统一ꎬ交通联合执 法、应急救援协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有待完善ꎮ


 

 

第二节 发展要求

 

当前ꎬ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ꎬ“ 一带一路” 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ꎬ为成渝地区新一轮发展赋予了全新优势、创造了重大机遇ꎮ 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 质生活宜居地ꎬ为成渝地区未来发展指明了总体方向ꎬ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建设赋予了全新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ꎮ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ꎬ要求强化交通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作用ꎬ打造高品质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ꎮ 围绕构建“ 一轴两翼三带” 区域经济布局ꎬ完善双核主轴通道群ꎬ推动成都都市圈同城同网和五大区域直联直通ꎬ强化川渝毗邻地区路网缝合ꎮ 提升内联外通水平ꎬ构建多网融合、换乘便捷的都市圈通勤网和覆盖广泛、高效互联的城际交通网ꎮ 提高运输效率ꎬ降低物流成本ꎬ建设顺畅集约、经济高效的物流骨干网ꎬ引导产业、人口及各 类生产要素高效聚集ꎬ提升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ꎬ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ꎮ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ꎬ要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ꎬ推动智慧创新赋能交通运输发展ꎮ 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平台作用ꎬ运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ꎬ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ꎬ促进交通和新技术的深度融合ꎬ打造智慧交通信 息网、布局新型交通能源网、建设智能服务设施网ꎬ提升创新核心 竞争力ꎬ争创全国智能交通发展高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ꎬ要求完善交通一体化发展机制ꎬ畅通立体互联的对外开放大通道ꎮ 围绕支撑成渝地区从内陆腹地到开放高地跃升ꎬ健全川渝交通创新协同治理体制机制ꎬ探索共建共享利益联结机制ꎬ共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及长江上游航运中心ꎬ提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极和国际性枢纽集群辐射能级ꎮ 主动服务和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 一带一路” 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ꎬ构建通欧达海、立体互联的“ 四向八廊” 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ꎬ提升对外开放和区域协作水平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ꎬ要求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ꎬ打造美丽宜行的交通出行体系ꎮ 围绕建立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发展模式和增强人民群众出行获得感、幸福感ꎬ严格落实交通运输“ 碳排放” 控制政策ꎬ强化资源集约节约利用ꎬ持续优化运输结构ꎬ提升绿色运输占比ꎬ打造高品质出行服务体系ꎬ 构建高效率货运物流体系ꎬ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交通运输需求ꎮ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ꎬ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以来决策部署和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ꎬ立足新发展阶段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ꎬ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 局ꎬ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ꎬ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ꎬ落实交通强国建设要求ꎬ紧扣“ 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 发展定位ꎬ围绕“ 一轴两翼三带” 区域经济布局ꎬ重点打造“ 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 ꎬ优化完善基础设施网络ꎬ强化成渝地区对外交通、城际交通、都市圈交通合理布局和高效衔接ꎬ全面推进“ 外畅、内联、强核、提质” ꎬ构建设施互联互通、运行智能安全、服务优质便民、管理协同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ꎬ有力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支撑战略ꎬ适度超前ꎮ 把握国家重大战略叠加机遇ꎬ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ꎬ把“ 一干多支” 发展战略融入国家战略统筹推进ꎬ立足成渝地区区位、人口、资源、产业特点ꎬ系统谋划、远近结合ꎬ适度先行布局和建设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ꎮ

——双核引领ꎬ衔接高效ꎮ 以强化成都、重庆“ 双核” 联系及对外联通、开放辐射为重点ꎬ统筹推动大中小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ꎬ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ꎬ多种运输方式高效协同、多类产业融 合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ꎮ

——立体互联ꎬ创新驱动ꎮ 促进交通通道由单一向综合、由平面向立体发展ꎬ注重提高地下空间使用效率ꎬ减少对空间的分割ꎮ 加快新技术系统集成和应用ꎬ全面赋能基础设施升级、运输组织优化和治理能力提升ꎬ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ꎬ合作共享ꎮ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ꎬ服务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ꎮ 强化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服务全方位协同对接ꎬ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壁垒ꎬ实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区域政策协调、资源整合、平台共享、市场统一ꎮ

——低碳环保ꎬ绿色安全ꎮ 落实长江共抓大保护要求ꎬ降低交通运输对生态空间占用和资源能源消耗ꎬ有效控制碳排放ꎬ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绿色交通体系ꎮ 统筹发展和安全ꎬ提升交通运输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能力ꎬ增强发展韧性ꎮ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取得重大突破ꎬ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初步建成ꎬ对外运输通道、城际交 通快速网、都市圈通勤网基本形成ꎬ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ꎮ

——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初步建成ꎮ 现代化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加速成形ꎬ四川区域轨道交通总规模达到 6100 公里ꎬ其中ꎬ铁路运营里程达到 5400 公里、覆盖全部 20 万人口以上城市ꎬ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 700 公里ꎬ基本形成成都都市圈 1 小时通勤圈ꎬ实现

成都重庆“ 双核” 与成渝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主要节点城市 1. 5 小时通达ꎬ与主要相邻城市群核心城市 3 小时通达ꎮ 大宗货物年运量 150 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新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力争达到 85% ꎬ长江干流主要港口基本实现铁路进港ꎮ

——基础设施网络较为完备ꎮ “ 四向八廊” 战略性综合交通走廊初步建成ꎬ形成 53  条进出川综合运输大通道ꎬ其中川渝之间27 条ꎮ 四川区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 8500 公里ꎬ113 个县级节点全覆盖ꎬⅣ级及以上航道总里程突破 2050  公里ꎬ建成及在建民用运输机场达 11 个ꎬ通用机场 13 个ꎮ

——枢纽辐射能级显著增强ꎮ 高质量运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ꎬ基本建成“ 两场一体” 的国际航空枢纽、洲际中转中心和航空货运中心ꎬ航空枢纽地位更加凸显ꎮ 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基本建成ꎬ实现长江干线常年通行 3000 吨级以上船舶ꎻ建成一批系统配套、一体便捷、站城融合的客货运枢纽场站ꎮ

——运输服务能力稳步提升ꎮ 国际、国内航线覆盖城市数量分别达到 120 个、180 个ꎮ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衔接率达 100% ꎮ 轨道交通承担客运量、货运量占比大幅提升ꎬ联程运输和多式联运实现地级市全覆盖ꎬ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高质量发展ꎮ

——智能绿色安全发展水平明显提高ꎮ 5G 网络覆盖交通重点场景ꎬ成都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超过 70% ꎬ具备条件的城市其公交、环卫、邮政、出租、轻型物流配送全部使用清洁能源车辆ꎬ交通环境污染和碳排放联防联治取得积极成效ꎬ安全水平明显提升ꎮ到 2035 年ꎬ全面实现“2333” 目标ꎬ即:“2 大集群” 指全面建成通欧达海、立体互联的多向出川出渝通道集群和联通全球、干支联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ꎻ“ 3 个覆盖” 指实现四川区域 15 市高铁全覆盖、县县高速公路全覆盖、县县轨道交通基本覆盖ꎻ“ 3 个 1 小时” 指实现成渝“ 双核” 1 小时多通道畅达、“ 双核” 至区域主要城市 1 小时通达、都市圈 1 小时通勤ꎻ“3个一体化” 指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运输服务网络、协同治理体系ꎻ全面建成设施互联互通、运行智能安全、服务优质便民、管理协 同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ꎬ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枢纽集群、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示范区、高品质美丽宜行交通样板区、综合交通现代化治理先行区ꎮ

专栏 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四川区域)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序号

指标名称

2021 年

2025 年

 

进出川大通道( 条)

40

53

铁路

11

12

高速公路

26

37

水路

 

川渝通道( 条)

22

27

铁路

高速公路

13

17

水路

铁路营业里程( 公里)

4535

5400

高速铁路营业里程( 公里)

1279

1700

高速铁路市级节点覆盖( 个)

10

1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公里)

558

700



 

序号

指标名称

2021 年

2025 年

高速公路总里程( 公里)

6800

8500

高速公路县级节点覆盖( 个)

112

113

Ⅳ级及以上航道总里程( 公里)

1748

2050

10

民用机场数量( 个)

11

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 万标箱)

250

300

12

轨道交通承担客运量(% )

18

>24

13

轨道交通承担货运量(% )

3. 2

>10

14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衔接率(% )

90

100

15

大型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 )

85

16

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 )

85

17

100 万人口以上城市新能源公交车占比(% )

75

18

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率(% )

19

较大以上等级道路运输行车万车事故死亡人数下降率(% )

12

 

 

第四节 规划布局

 

根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提出的“ 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动、促进两翼协同” 空间发展新格局和四川“ 一轴两翼三带” 区域经济布局ꎬ衔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 轴 7 廊 8通道” 骨干网ꎬ统筹考虑区位条件、发展定位、产业布局、人口分布、资源承载、交通基础等因素ꎬ布局形成“ 一轴四向八廊” 综合运输通道及“ 一主两辅多点” 综合交通枢纽


专栏 2 通道及枢纽布局

 

通道布局一轴” ꎬ即成都、重庆之间容量大、能力强、速度快的综合运输通道主轴ꎮ 重点实现两大国家中心城市快速衔接ꎬ推动双城同频共振、相向发展ꎬ强化成渝主轴支撑引领“ 四向八廊” ꎬ即以成都为核心、四向拓展的对外运输通道集群ꎮ 重点构建 个综合交通走廊ꎬ具体包含 条运输通道ꎮ

南向:川黔粤桂走廊——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粤港澳—成渝主轴、西部陆海 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ꎬ起于成都ꎬ经川南ꎬ通往黔中、北部湾( 北部湾港、洋浦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ꎬ衔接中国—中南半岛陆路国际经济走廊ꎬ以及经东南亚至大洋洲ꎬ经东南亚、南亚跨印度洋至欧洲和非洲海上国际运输通道ꎮ 四川区域主要由成都—泸州—贵州和成都—宜宾—贵州  条运输通道组成ꎮ  川滇走廊——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成渝昆走廊( 成都—磨憨 河口、重庆—昆明) 的重要组成部分ꎬ起于成都( 重庆) ꎬ经攀西或川南ꎬ通往滇中城市群ꎬ经瑞丽、磨憨、河口等边境口岸ꎬ衔接孟中印缅国际经济走廊ꎬ以及经东南亚、南亚跨印度洋至欧洲和非洲海上国际运输通道ꎮ 四川区域主要由成都—西昌—云南和成都( 重庆)—宜宾—云南  条运输通道组成ꎮ

东向:长江北走廊——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长三角—成渝主轴的重要组成部 分ꎬ陆路起于成都ꎬ经川东北ꎬ水路起于宜宾ꎬ通往长江中游、长三角城市群ꎬ衔接经日韩跨太平洋至美洲海上国际运输通道ꎮ 四川区域主要由成都—达州—万州  条运输通道组成ꎮ 长江南走廊——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厦蓉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ꎬ起于成都ꎬ经重庆ꎬ通往长江中游、海峡西岸城市群ꎬ衔接海上丝绸之路及经日韩跨太平洋至美洲海上国际运输通道ꎮ 四川区域主要由成都—遂宁—重庆、成都—安岳—重庆、成都—内江—重庆  条运输通道组成ꎮ

西向:川甘青新走廊——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西部陆海走廊( 西宁—三亚) 的重要组成部分ꎬ起于成都ꎬ经阿坝或广元ꎬ通往兰西、天山北坡城市群ꎬ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红其拉甫等边境口岸ꎬ衔接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巴等国际经济走廊ꎮ 四川区域主要由成都—马尔康—青海、成都—松潘—甘肃和成都( 重庆)—广元—甘肃  条运输通道组成ꎮ 川藏走廊——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川藏通道( 成都—樟木) 的重要组成部分ꎬ起于成都ꎬ经川西北ꎬ通往拉萨城市圈ꎬ经亚东、樟木等边境口岸联系南亚ꎬ通往中尼印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ꎮ 四川区域主要由成都— 昌都—拉萨  条运输通道组成ꎮ

北向:川陕京走廊——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京津冀—成渝主轴的重要组成部 分ꎬ起于成都( 重庆) ꎬ经川东北ꎬ通往关中平原、山西中部、中原地区、京津冀城市群ꎬ衔接经日韩跨太平洋至美洲、跨北冰洋丝绸之路海上国际运输通道ꎮ 川陕蒙走廊——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京津冀—成渝主轴的重要组成部分ꎬ起于成都( 重庆) ꎬ经川东北ꎬ通往关中平原、宁夏沿黄、呼包鄂榆城市群ꎬ并通过二连浩特、甘其毛都等口岸ꎬ对接中蒙俄国际经济走廊ꎮ  四川区域主要由成都—广元—陕西、成都( 重庆)—达州—陕西和成都( 重庆)—巴中—陕西 3  条运输通道组成ꎮ

 

 

第三章 畅通多向进出川运输通道

 

布局建设东西畅达、南北贯通、陆海互济的“ 四向八廊” 战略性综合运输通道ꎬ加强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衔接ꎬ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ꎬ支撑打造内陆开放高地ꎮ

第一节 东向通江达海ꎬ构建沿江综合交通走廊

 加快建设成达万高铁ꎬ开工建设成渝中线高铁ꎬ构建南北沿江高速铁路大通道ꎻ推动广元至巴中、达州至万州铁路扩能改造前期工作ꎬ开辟成都都市圈、兰西城市群经达州至万州港铁水联运新通道ꎬ恢复提高沪汉蓉铁路货运功能ꎬ服务沿江货运需求ꎻ规划研究 广安至涪陵至柳州铁路ꎬ强化区域通道衔接ꎮ 提升沿江通道高速公路能力ꎬ协同重庆推进达州至万州直连高速公路建设ꎮ 推进长江川境段扩能ꎬ联合向国家争取开辟三峡新通道ꎬ实施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渠江、沱江等千吨级航道提升工程ꎬ推进一批航电枢纽建设ꎬ协同重庆推进嘉陵江利泽、井口枢纽建设ꎬ推动长江黄金水 道干支衔接ꎮ

第二节 南向借港出海ꎬ畅通公铁陆海联运通道

 

加快建设隆黄铁路叙永至毕节段、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ꎬ开工建设成渝铁路成都至隆昌段扩能改造工程ꎬ协同推进黄桶至百色铁路前期工作ꎬ规划建设珙县至叙永铁路ꎬ畅通成都经北部湾最近出海货运大通道ꎬ扩大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铁路通道辐射范围ꎻ加快建设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扩能改造工程ꎬ规划研究内昆铁路内江至宜宾段扩能改造工程ꎬ打通经云南至东盟的普速铁路大通道ꎻ加快建设成自宜高铁、渝昆高铁ꎬ研究论证宜西攀 高铁、泸遵高铁ꎬ打通至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滇西地区的高速铁 路大通道ꎮ 建设宜宾至攀枝花沿江高速、泸州经古蔺至金沙等一批川黔、川滇省际高速公路通道ꎬ推进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扩容ꎮ

第三节 西向公铁统筹ꎬ打通入藏进疆战略通道

 

加快建设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ꎬ开工建设川藏铁路引入成都枢纽天府至朝阳湖段、川藏高速公路ꎬ全面推动 G318 川藏公路提质改造ꎬ统筹推进 G4218、G4217 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ꎬ研究论证重庆经自贡至雅安铁路ꎬ服务西藏方向客货运输需求ꎮ 统筹推进沿线铁路装卸站点、公路隧道等加载国防功能ꎮ 加快建设成兰铁路、西宁至成都铁路、九寨沟至绵阳高速公路、久治至马尔康高速公路ꎬ开工建设郎木寺经川主寺至汶川高速公路ꎬ打通至兰西城市群、新疆地区的客货运输大通道ꎮ

第四节 北向提质扩能ꎬ构建高效快速通道集群

 

开工建设西安至重庆高铁安康至重庆段ꎬ打通成都、重庆都市圈和万达开地区通往关中平原、京津冀城市群的高速铁路大通道ꎮ

推进 G5 绵阳经广元至川陕界高速扩容、镇巴至广安高速公路建设ꎬ提升川陕公路通道能力ꎮ

专栏 3 多向出川大通道重点项目

1. 铁路项目

高速铁路ꎮ 加快建设成都至自贡至宜宾、重庆至昆明、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铁ꎬ开工建设成渝中线高铁、西渝高铁安康至重庆段ꎬ研究论证宜宾至西昌至攀枝花、泸州至遵义、重庆经自贡至雅安铁路普速铁路ꎮ 加快建设成都至兰州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西宁至成都铁路、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隆黄铁路叙永至毕节段、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扩能改造工程ꎬ力争开工建设川藏铁路引入成都枢纽天府至朝阳 湖段、成渝铁路成都至隆昌段扩能改造工程、广元至巴中铁路扩能改造工程ꎬ规划建设珙县至叙永铁路、达州至万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ꎬ规划研究广安至涪陵至柳州铁路、内昆铁路内江至宜宾段扩能改造工程ꎮ

2. 公路项目

加快建设 G4218 康定过境试验段、G8513 九寨沟( 川甘界) 至绵阳、G4216 新市至金阳至宁南至攀枝花、G0615 久治( 川青界) 至马尔康、宜宾至威信、泸州经古蔺至金沙( 古蔺至川黔界段) 等高速公路ꎬ实施 G0512 成乐高速、G5 成绵高速、G5 绵广高速、G42 成南高速等扩容项目ꎮ

开工建设 G4218 康定( 榆林) 至新都桥、G0611 川主寺至汶川、G0611 郎木寺至川主寺、镇巴至广安高速公路川陕界至王坪段、重庆经叙永至筠连( 四川境) 高速公路ꎬ实施 G5 广陕高速、G4215 成自泸高速扩容项目加快推进 G4217 马尔康至炉霍、G4217 炉霍至德格、G4218 康定( 新都桥) 至理塘、G4218 理塘至巴塘、古蔺至仁怀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ꎮ


 

第四章 完善双核辐射综合交通网

 

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路网络为基础ꎬ完善“ 双核辐射、覆盖广泛、转换高效” 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ꎬ提升城际、川渝毗邻地区互联互通水平ꎬ强化城乡路网融合ꎮ

第一节 打造高效互联城际路网

 

构建以成渝主轴为骨架、双核放射为主体、其他节点城市连接为补充的城际铁路网ꎬ加快建设汉巴南铁路南巴段ꎬ开工建设绵阳至遂宁至内江铁路ꎬ规划建设南充至广安铁路、重庆至遂宁铁路ꎮ 优化城际快速公路网ꎬ建设成都至彭州至汶川、乐山至资中等高速公路ꎬ推进成渝、遂渝、成南、成绵等高速公路扩容改造ꎬ强化五大经济区之间城际高速公路互联互通ꎮ 推动普通国省道改造升级加密川渝毗邻地区普通干线公路布局并同时序、同标准实施ꎬ打通县乡“ 瓶颈路” 和“ 宽窄路” ꎮ

 

第二节 构建都市圈通勤交通网

 

建设成都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网ꎬ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 郊) 铁路、城市轨道交通“ 四网融合” ꎬ构建 1 小时通勤圈ꎮ 加快建设成都至资阳市域( 郊) 铁路ꎬ规划建设成都至德阳、

成都至眉山、龙泉至天府机场ꎬ改造宝成铁路并规划建设青白江至金堂等成都都市圈市域( 郊) 铁路ꎬ有序推进成都外环铁路( 成都都市圈环线铁路) 实施ꎮ 加快推进铁路公交化运行ꎬ逐步形成“ 环+射” 的公交化开行格局ꎮ 加强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ꎬ推动城郊道路改造升级ꎮ 推进实施成都东西城市轴线、天府大道北延线、梓州大道南延线等一体化交通项目ꎬ推动成德眉资交通同城同网ꎮ

第三节 分类建设城市交通网络

 

科学编制和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ꎬ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ꎬ统筹城市内部交通和对外交通规划建设ꎮ 推进成都市加快形成功能互补、衔接顺畅的城市交通路网ꎬ完善多层次轨道交通枢纽功能布局ꎬ加快轨道交通新线建设和既有设施更新改造ꎬ优化城市道路网结构ꎬ提高路网密度ꎬ形成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和 支路合理配置的道路网络ꎮ 推进其他城市发挥大中运量公共交通主体地位ꎬ支持具备条件的城市因地制宜发展城市轨道交通ꎬ加强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城市停车设施建设ꎬ促进“ 公交+慢行” 网络融合发展ꎬ构建绿色出行体系ꎮ

 

第四节 优化城乡融合交通网络

 

加强县城公共停车场、公路客运站等补短板强弱项建设ꎬ提升县城道路交通设施服务能力ꎮ 推进干线公路城镇过境段、城市出入口提档升级ꎬ改造一批串联重要枢纽、旅游景区及交通量大的国省干线公路ꎬ推动重要经济节点和中心乡镇实现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连通ꎮ 促进“ 四好农村路” 示范创建提质扩面ꎬ加快农村公路向一定规模自然村延伸ꎬ扩大覆盖范围和通达深度ꎬ有序实施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工程ꎬ推进农村公路进村入户ꎬ补齐村内道路、村级公交站点设施短板ꎮ 深化农村公路管养

体制改革

专栏 4 城际交通网重点项目


 

第五章 建设高水平国际枢纽集群

 

巩固提升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地位ꎬ共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及长江上游航运中心ꎬ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布局ꎬ构建功能完善、 结构合理、分工互补的综合客货运枢纽场站体系ꎮ

第一节 建设中国民用航空第四极

 

高质量运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ꎬ提升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运营服务保障能力ꎬ完善“ 两场一体” 运营成都模式ꎬ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洲际航空中转中心和货运中心ꎮ 有序推进阆中、达州( 迁建) 、乐山等一批支线机场建设ꎬ加快广安、遂宁、内江等机场前期工作ꎮ 加快构建省内五大通用机场群ꎬ差异化发展通用航空服务ꎮ 支持

设立主基地货运航空公司ꎬ加强货运航班时刻配置ꎬ打造以成都为核心的“ Y” 字形全球货运网络布局ꎬ逐步开行通达国际航空枢纽的全货机航线ꎬ构建“ 腹舱+ 全货机” 协同发展的国际货运网络体系ꎮ 统筹军民航发展需求ꎬ优化空域结构ꎬ提升空域资源配置使用效率ꎮ 推动川渝机场集团交叉持股ꎬ强化城市群机场协同运营ꎬ合力打造成渝世界级机场群ꎮ

第二节 共建长江上游航运枢纽

 

推动港口资源深度整合ꎬ加强与重庆港口分工协作ꎬ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港口集群ꎬ共建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ꎬ发挥泸 州港、宜宾港骨干港口能力ꎬ打造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港区ꎬ提升港口码头装卸作业和货物集散水平ꎬ完善集疏运和配套设施ꎬ统筹优化港口集装箱班轮航线ꎬ推动集装箱江海联运、水水中转ꎮ 联合组建长江上游港口联盟ꎬ推进港口企业加强合资合作ꎬ加强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合作ꎮ 完善要素集聚、功能齐备的现代港航服务体系ꎬ发展港航物流、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临港产业ꎬ推动港产城 一体化融合发展ꎮ

第三节 完善综合客运枢纽体系

 

强化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功能布局衔接ꎬ构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分工互补的客运枢纽场站体系ꎮ 依托成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铁路主客站、枢纽机场ꎬ高效衔接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 郊) 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长途公路客运、城市公交ꎬ高质量打造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天府站、简州站等“ 零距离” 换乘综合客运枢纽ꎮ 依托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交通节点城市铁路客站、支线机场ꎬ主要衔接干线铁路、城际铁路、长途公路客运、城市公交ꎬ推进机场、火车站进场( 站) 公路建设ꎬ重点打造泸州东站、达州南站、宜宾站、绵阳站、德阳站等高效换乘的综合客运枢 纽ꎮ 强化县城综合客运枢纽与公交、停车系统接驳ꎬ提高一体化衔接换乘水平ꎮ

第四节 提升综合货运枢纽功能

 

强化国家物流枢纽与区域性物流中心多模式集疏运网络衔接ꎬ构建功能完备、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物流枢纽体系ꎮ 巩固提升国家物流枢纽功能ꎬ建设宜宾、自贡、内江、南充、乐山、绵阳等区域性物流中心ꎮ 加快打造成都—德阳国际铁路港ꎬ分层分级推进城厢、成都空港、龙泉驿等一批物流基地项目建设ꎮ 实施铁路枢纽改造工程ꎬ提高铁路货运服务能力ꎬ增强铁路班列始发直达和集零成整的中转能力ꎮ 实施公路货运枢纽改造工程ꎬ新建或改扩建一批具有集散、仓储配送、信息交互等功能的公路货运枢纽ꎬ推动公 路专线、零担货运向实体平台或线上交易平台集中ꎮ

专栏 5 国际性综合枢纽集群建设重点项目


通用机场ꎮ 加快建设绵阳北川、遂宁安居通用机场ꎬ加快推进德阳什邡、宜宾长宁、宜宾兴文、成都都江堰、眉山洪雅、绵阳三台、南充营山、内江威远等通用机场前期工作ꎮ

2. 港口码头

加快建设泸州纳溪港区石龙岩作业区一期工程ꎬ开工建设宜宾港二龙口作业区改扩建工程、遂宁港大沙坝作业区一期工程、泸州市船用 LNG 加注码头和水上洗舱站码头、乐山港老江坝作业区大件码头以及宜宾金沙江向家坝库区和长江泸州金鸡

渡公共锚地等项目ꎮ

3. 客运枢纽

推进成都站、成都东站、天府机场站、成都天府站、成都南站、成都西站、十陵南  站、双流机场站、科学城站、简州站、成都空港站、资阳北站、资阳西站、绵阳站、眉山  北站、内江北站、自贡站、宜宾站、泸州站、什邡西站、安岳站、寿安站、遂宁站、南充北  站、达州南站、广安东站、泸州东站、雅安站、德阳站、乐山站、眉山东站等综合客运枢  纽建设或改扩建ꎮ

4. 货运枢纽

加快打造成都—德阳国际铁路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空港铁路货站、成都龙泉 驿铁路货站、泸州江北物流园区一期工程ꎮ 推动实施城厢、自贡南、绵阳皂角铺、广元西、广安高兴、内江新区、金堂、寿安等物流基地项目ꎮ 加快建设成都天府国际空铁公多式联运物流港、成都国际铁路港多式联运项目ꎮ

 

 

 

第六章 打造高品质出行服务体系

 

践行“ 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理念ꎬ构建便捷舒适、服务优质的高品质客运服务体系ꎬ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美 好出行需要

第一节 完善多样化城际客运网络

 

推动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管理衔接融合ꎬ研究建立一体化建设运营机制ꎬ推广交通“ 一卡通” “ 一票式” “ 一码畅行” ꎬ积极

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安检互信试点ꎬ加快实现运营公交化ꎮ 推进具备条件的毗邻地区开行跨省、跨市公交线路ꎬ开展跨运输方式异地候机候车、行李联托直挂等业务ꎮ 在成都都市圈、广安川渝合作示范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南渝 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区域率先推动交通出行“ 同城待遇” ꎮ

第二节 提升都市圈通勤服务品质

 

打造成都都市圈“ 轨道+公交+慢行” 融合出行体系ꎬ推动城际铁路、市域( 郊) 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营ꎬ发展“ 站站停” 与“ 大站停” 相结合的灵活运输组织模式ꎬ提供多样化、便捷化出行服务ꎮ 推动各种运输方式等候区、售票区、停车场等功能合并布设以及安检等设施的设备共享共用ꎬ进一步缩短公共交通转换时间ꎮ 逐步统一都市圈公共交通一卡互通、票制资费标准ꎬ推行月票、年票、积分等 多样化票制ꎮ

第三节 推进城乡客运服务均等化

 

完善级配合理的城乡路网和衔接便利的客运网络ꎬ推进城乡客运网络有序对接ꎬ逐步推进公交线网布局向农村延伸ꎬ鼓励有条件地区进行全域公交化改造ꎬ积极创建国家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示范县 创新农村客运运营模式ꎬ完善服务标准和支持政策ꎬ深入实施乡村运输“ 金通工程” ꎬ打造统一规范、服务一流、管理高效、人民满意的乡村运输服务品牌ꎬ推动乡村客运与城市公交有效接驳 加快发展农村客运预约响应式服务

 

第四节 培育壮大枢纽经济新业态

 

以民用运输机场、高铁客运站点、轨道交通站点、大型公交枢 纽、国家物流枢纽、港口等为重点ꎬ推动枢纽港站与周边土地一体 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和运营ꎬ培育枢纽新经济ꎬ激发城市新动能ꎮ加快建设成都临空经济示范区ꎬ发展航空设备制造及维修、电子信息、航空物流等相关产业ꎮ  推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 TOD)模式以龙潭寺、天府站等项目为试点ꎬ打造轨道交通产城一体发 展典范ꎮ 以泸州、宜宾等港口为主ꎬ发展港航物流、临港工业、商贸旅游等临港产业ꎬ推动川南临港片区产城一体融合发展

第五节 推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整合交通与旅游文化资源ꎬ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ꎬ打造“ 大峨眉”“ 大九寨”“ 大香格里拉” 等一批旅游精品线路ꎮ 有序推进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旅游轨道交通环线工程、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环线公路工程建设ꎮ 加快高速公路服务区升级转型ꎬ延伸文旅休闲、商务等功能ꎮ 共同打造川渝水上旅游圈ꎬ擦亮“ 夜游锦江” “ 夜游嘉陵江” “ 夜游三江” 等名片ꎮ 建设成都天府绿道体系ꎬ构建城市健康休闲绿道系统ꎬ打造安心舒适的慢行交通环境ꎮ

第七章 构建高效率货运物流体系

 

完善多层次物流枢纽体系ꎬ强化国际物流服务网络ꎬ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ꎬ打造货畅其流、经济便捷、服务高效、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现代物流体系ꎮ

第一节 增强国际运输能力

 

完善“ 亚蓉欧” 国际班列体系ꎬ做优做强“ 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 双品牌ꎬ推动南向陆海联运提质增效ꎬ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ꎬ提升贯通亚欧大陆的国际陆路新通道运输水平ꎮ 拓展完善国际航空货运网络ꎬ优化货运航线航班管理ꎬ培育壮大国际航空货运企业ꎮ 主动拓展国际市场ꎬ加强与国际道路运输联盟合作ꎬ打造以成都为重点的集散枢纽、联通亚欧大陆的国际道路运输新通道ꎬ做强四川经新疆至中亚、俄罗斯及欧洲的西向、北向跨境道路货运线路ꎬ打通四川经广西、云南至东南亚的 南向跨境道路货运线路ꎮ 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江铁路ꎬ完善江海联运、铁海联运、公铁联运服务体系ꎬ打通与日韩及欧美等国家 和地区的国际贸易大通道ꎮ

第二节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ꎬ加快建设成都天府国际空铁公多式联运物流港、成都国际铁路港多式联运等项目ꎮ 以市场手段推动各运输方式高效衔接ꎬ大力发展多式联运ꎮ 以大宗散货及集装箱运输为重点ꎬ发展江海直达运输ꎬ加密沪蓉直达班列ꎮ 加强陆水、港航联动ꎬ完善多式联运枢纽集疏运体系ꎮ 探索“ 一单制” 金融创新率先实现国际货物运输“ 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票结算” ꎮ 大力推广标准化装备设施ꎬ加快建设川渝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化平台ꎬ积极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ꎮ 支持高铁快运、电商快递班列、多式联运班列发展

第三节 提升城乡货运效率

 

开展成渝地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行动ꎬ加快构建以综合物流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为支撑的城市配送网络ꎮ 完善农村寄递物流网络ꎬ促进城乡物流双向顺畅流通ꎮ 促进道路运输与邮政、商贸流通、供销相结合ꎬ建设一批一站多能的乡镇综合运 输服务站ꎮ 加快生鲜农产品及食品全程冷链物流体系建设ꎬ推进农产品产地“ 最先一公里” 预冷、保鲜等商品化处理ꎬ以及面向城市消费者“ 最后一公里” 低温加工配送等设施建设ꎮ 积极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ꎬ推广标准化运输设备ꎬ完善运 输服务收费政策ꎮ

第八章 打造全国智能交通新高地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ꎬ以智慧交通为主攻方向ꎬ促进信息技术与交通设施深度融合ꎬ推进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示范工程建设ꎬ打造一批交通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平台ꎮ

第一节 打造智能交通信息网

 

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北斗导航、5G 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ꎮ 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体系ꎬ建立铁公水航邮等跨领域大数据发展协同机制ꎬ推动交通运输大数据共享开放和创新应用ꎮ 依托成都绕城、成都第二绕城、成宜高速、成绵高速扩容等项目ꎬ开展智慧高速公路建设试点示范ꎮ 建设嘉陵江电子航道图ꎬ建设宜宾港、泸州港智慧港口ꎮ

第二节 建设智能服务设施网

 

依托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及其他主要铁路站场ꎬ加快部署智能安检、智能物流、机场自动化调度等服务设施ꎬ 探索实践机场、车站“ 一脸通” ꎮ 依托泸州港、宜宾港、南充港ꎬ加快推动港口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和柔性化ꎮ 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临港服务业功能区、中国( 四川) 自由贸易区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ꎬ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ꎬ打造“ 一带一路” 智慧国际区域物流基地ꎮ 推进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提升创新核心竞争力

 

加快推动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ꎬ积极创建一批轨道交通领域制造业( 技术) 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ꎮ 推进“ 公路建设与养护技术材料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等重要科研平台建设ꎮ 加快建设国家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构建国际一流的民航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平台ꎬ打造引领全国民航创新发展示范高以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为示范ꎬ加快山地轨道交通技术研发ꎬ稳步推动山地轨道交通项目实施ꎮ

第九章 提升交通绿色安全发展水平

 

坚持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交通运输发展全生命周期ꎬ开展交通碳达峰行动ꎬ加强重点领域污染防治ꎬ增强交通抗灾 和应急保障能力ꎬ提升发展韧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ꎮ

第一节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贯彻落实交通领域“ 碳达峰” 要求ꎬ优化调整运输结构ꎬ推进大宗货物运输“ 公转铁、公转水” ꎬ提升钢铁、煤炭、有色、化工等大型企业的铁路、水路集疏运比重ꎮ 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装备推广应用力度ꎬ在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客货枢纽场站、物流 园区等区域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液化天然气( LNG) 加气站建设在高等级航道、主要港口、公路货运通道等布局建设 LNG 加注站( 船) 在主要枢纽机场、主要港口等区域继续加快建设飞机岸基供电和码头岸电设施ꎮ

第二节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

 

统筹推进铁路、公路、市政道路等集约节约利用通道线位和土地资源ꎬ提高单位岸线利用效率ꎬ因地制宜确定建设方案ꎬ加强永 久基本农田保护ꎮ 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与生态空间相协调ꎬ最大限度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ꎮ 噪声污染路段应采取设置声屏障ꎬ生态敏感路段应建设动物通道、减少植被占用等生态保护措施ꎮ 加大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力度ꎬ推进“ 船—港—城、收集—接收—转运处置” 协同治理ꎬ推动实现长江船舶污水垃圾应收尽收、达标排放ꎮ加快淘汰更新高耗能、高污染老旧船舶及柴油货车ꎮ 深入开展非法码头和涉砂船舶整治ꎮ

第三节 提升安全应急能力

 

提高灾害频发地区路网韧性和可靠度ꎬ加强重点路段及枢纽场站的灾害防治、隐患整治和监测预警能力建设ꎬ深入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旧桥隧改造工程、老旧船闸除险加固工程ꎬ推 进具备条件的控制节点建设迂回通道ꎬ构建“ 生命线” 交通路网ꎮ强化交通建设、运营安全生产管理ꎬ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ꎬ严格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部门监督责任ꎬ加强民航、铁 路、道路、水路运输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ꎬ确保人民生命安全ꎮ 健全综合交通应急管理机制体制ꎬ强化交通应急物资、设备储备ꎬ 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ꎬ加强应急救援和运输保障演练演习ꎮ

第十章 创建一体化协同治理样板

 

以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川渝高竹新区、遂宁潼南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等为试点示范ꎬ力争在跨区域交通政策协调、资源整合、平台共享、市场统一等领域率 先突破ꎮ

第一节 建立规划共绘机制

 

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省交通规划联动工作机制ꎬ以央地联动方式统筹推进重大交通规划编制工作ꎬ强化交通领域规划布局、线路走向衔接ꎬ定期对关键问题开展协商交流ꎬ共同开展相 关支撑性课题研究ꎬ协同制定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分年度工作方案ꎮ

第二节 建立设施共建机制

 

统筹协调跨省交通项目技术标准、建设时序、建设进展ꎮ 完善跨省( 市) 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共同审批机制ꎬ缩短前期工作周期ꎮ 建立川渝省际互联互通项目储备库ꎬ适时评估和动态调整ꎮ构建多元化融资模式ꎬ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ꎮ

第三节 建立服务共享机制

 

加强跨省运输服务标准和监管制度衔接ꎬ建立跨区域运输服务联合运营管理机制ꎬ鼓励毗邻地区运输服务跨区域延伸ꎮ 建立成渝地区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机制ꎬ统一数据采集、处理、交换等标 准规范ꎬ推进综合交通数据互联互通、开放共享ꎮ

 

 

 

第四节 建立运营共管机制

 

加快区域联合执法制度建设ꎬ重点在公路治超、道路水路运输管理、运输船舶污染物监管、“ 两客一危” 案件协查等方面建立常态化联动监管机制ꎮ 探索推进区域内交通运输行政审批跨市“ 无差别化” 受理ꎬ推进跨省区大件运输一地办证、全线通行ꎮ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按照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体要求ꎬ坚持以目标任务为导向、以重大项目为支撑ꎬ落实建设进度要求ꎬ确保高质量完 成本规划确立的发展目标任务ꎮ

第一节 加强组织保障

 

在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ꎬ省直有关部门( 单位) 、各有关市要加强协作ꎬ推动重点任务落实、重大项目建设ꎬ为本规划实施创造有利条件ꎮ 各有关市要紧密结合发展实际ꎬ细化落实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ꎮ 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要强化目标任务管理ꎬ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管ꎬ适时会同各有关部门( 单位) 对规划项目执行情况开展评估并按程序适时调整ꎮ

第二节 加大政策支持

 

加强债务风险防控ꎬ完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资金保障协同机制ꎬ防止过度举债ꎮ 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ꎬ切实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ꎬ在国务院批准的分地区限额内发行地方政府债券ꎬ支持交通项目实施ꎮ 注重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ꎬ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交通建设、运营的积极性ꎮ 鼓励地方依法依规采用政府和社

会资本合作( PPP) 模式ꎬ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交通项目ꎮ 鼓励各类

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ꎬ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ꎮ 支持交通投资平台盘活存量资产ꎬ增强融资能力ꎮ 推进交通沿线用地综合开发增值收益支持交通发展ꎮ

第三节 强化要素保障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与国土空间规划、“ 三线一单” 划定有效衔接ꎬ充分预留廊道资源ꎬ优先保障重大交通项目用地需求ꎬ在空间 规划、用地指标和审批方面予以积极支持ꎮ 加强对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 双控” 管理ꎬ强化与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管理要求的衔接ꎮ 落实市县政府在征地拆迁、建材供应等主体责任ꎬ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岸线、水域、空域、通道等资源ꎬ提高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ꎮ 加大专业科技人才培养引进ꎬ加大对民族地区、基层一线人才支持力度ꎮ

 

第十二章 环境影响分析

 

第一节 环境影响分析

 

本规划与«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 等有效衔接ꎬ符合国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定位和主体功能定位ꎬ对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构建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本规划实施不可避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ꎬ主要体现在局部改变区域环境要素ꎬ对植被、土壤、水等产生一定影响ꎻ项目施工和运 营将带来噪声、振动、污废水、固体废弃物等环境影响ꎻ项目建设过 程中可能增加局部小区域内的碳排放ꎮ 通过严格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ꎬ加强交通基础设施节能环保和风险防控能力ꎬ规划实施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总体可控ꎮ

第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严格落实“ 三线一单” 管控要求ꎬ加强对沿线环境敏感区保护ꎬ合理避让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ꎬ避绕水源地、自然保 护区、风景名胜等环境敏感区域ꎬ确实不能避让的ꎬ采取无害化穿( 跨) 越方式ꎬ并依法依规办理相关手续ꎮ 严格按照生态环境保护要求ꎬ优化项目设计ꎬ加强施工管理ꎬ细化工程手段ꎬ加强噪声和扬 尘防护ꎮ 大力推广采用环保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ꎬ提高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ꎬ降低碳排放ꎮ 结合外环境特点ꎬ采取有效措施ꎬ按相关要求处置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垃圾ꎮ 强化水土保持措施ꎬ按照安全第一、注重生态功能、兼顾景观的原则ꎬ严格实施生态修复、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


附件: 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四川区域) “ 十四五” 铁路建设项目表

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四川区域) “ 十四五” 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表

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四川区域) “ 十四五”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表

4.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四川区域) “ 十四五” 成都都市圈城际快速路建设项目表

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四川区域) “ 十四五” 民用运输机场建设项目表

6.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四川区域) “ 十四五” 内河水运建设项目表

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四川区域) “ 十四五” 铁路建设项目示意图

8.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四川区域) “ 十四五”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示意图

9.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四川区域) “ 十四五” 内河水运建设项目示意图

10.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四川区域) “ 十四五” 民用运输机场建设项目示意图

 

 


附件 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川区域)“十四五”铁路建设项目表


 

类型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标准

设计速度

(公里/小时)

四川境里程

(公里)

四川境投资

(亿元)

备注

合  计(不含规划研究项目)

3998

7409


一、加快建设项目

2465

4727


 

 

高速铁路

1

成都至自贡至宜宾铁路

客专、双线

350

266

577


2

重庆至昆明铁路

客专、双线

350

204

314


3

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铁路

客专、双线

350

390

756


城际铁路

4

汉巴南铁路南充至巴中段

客专、双线

250

148

216


 

 

 

 

普速铁路

5

成都至兰州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

Ⅰ级、双线

200

276

368


6

西宁至成都铁路

Ⅰ级、双线

200

173

215


7

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

Ⅰ级、双线

120-200

471

1765


8

隆黄铁路叙永至毕节段

Ⅰ级、双线

120

52

37


9

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扩能改造

Ⅰ级、单线

(预留双线)

120

139

125




 

类型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标准

设计速度

(公里/小时)

四川境里程

(公里)

四川境投资

(亿元)

备注


10

连界至乐山铁路

II 级、单线

80

122

72


11

成昆铁路峨眉至米易段扩能改造工程

Ⅰ级、双线

160

224

282


二、力争开工项目

1533

2682


 

高速铁路

12

成渝中线高铁

客专、双线

350 及以上

191

471

 

 

 

开完工年份以项目实际推进情况为准

13

西渝高铁安康至重庆段

客专、双线

350

293

598

 

普速铁路

14

川藏铁路引入成都枢纽天府至朝阳湖段

Ⅰ级、双线

160

94

126

15

成渝铁路成都至隆昌段扩能改造

Ⅰ级、单线

(预留双线)

120

210

223

 

城际铁路

16

绵阳至遂宁至内江铁路

客专、双线

250 及以上

272

532

 

 

开完工年份以国家规划情况和项目推进的实际情况为准

17

成都外环铁路(成都都市圈环线铁路)

(一期工程)

客专、双线

250

256

533

 

普速铁路

18

达州至万州铁路扩能改造

Ⅰ级、单线

(预留双线)

160

63

53

19

广元至巴中铁路扩能改造

Ⅰ级、单线

(预留双线)

160

154

146

三、规划研究项目




 

城际铁路

20

南充至广安铁路

客专、双线

250

100

194

 

需进一步研究前期工作推进方式

21

重庆至遂宁铁路

客专、双线

250

31

75

 


 

类型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标准

设计速度

(公里/小时)

四川境里程

(公里)

四川境投资

(亿元)

备注

 

 

普速铁路

22

广安至涪陵至柳州铁路

Ⅰ级、双线

200

35

25


23

内昆铁路内江至宜宾段扩能改造

Ⅰ级、单线

120

140

112

24

珙县至叙永铁路

Ⅰ级、单线

120

71

61

四、研究论证项目

 

高速铁路

25

宜宾至西昌至攀枝花铁路

 

需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和建设标准

26

泸州至遵义高速铁路

城际

铁路

27

重庆至自贡至雅安铁路

 

 


附件 2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川区域)“十四五”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表


 

类型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标准

设计速度

(公里/小时)

里程(公里)

投资(亿元)

备注

合  计(不含规划研究项目)

564

2404


一、加快建设项目

339

1904


市域

(郊)铁路

 

 

1

 

 

成都至资阳线(轨道交通资阳线)

 

交流

25kV,4A

 

 

160

 

 

39

 

 

129


山地轨

道交通

 

2

 

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

山地轨道

交通

轮轨段80—120

齿轨段 20—40

 

123

 

216


 

 

 

 

 

城市轨道交通

3

成都轨道交通 8 号线二期

6A

80

8

85


4

成都轨道交通 10 号线三期

6A

100

6

62


5

成都轨道交通 13 号线一期

8A

140

29

282


6

成都轨道交通 17 号线二期

8A

140

25

228


7

成都轨道交通 18 号线三期

8A

140

17

168


8

成都轨道交通 19 号线二期

8A

140

43

355


9

成都轨道交通 27 号线一期

6B

80

22

168


10

成都轨道交通 30 号线一期

6B

80

27

211


 



 

类型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标准

设计速度

(公里/小时)

里程(公里)

投资(亿元)

备注

二、力争开工项目

225

500


 

 

 

市域

(郊)铁路

 

11

 

宝成铁路改造及新建青白江至金堂线

宝成铁路改造



25

3

 

 

 

该投资为直接工程投资

青白江至金堂线



23

34

12

成都至德阳线

交流

25kV,4A

160

70

187

13

成都至眉山线

交流

25kV,4A

160

56

127

14

龙泉至天府机场线



51

149

三、规划研究项目




 

 

山地轨道交通

15

竹海石海休闲度假旅游线

山地轨道

交通

 

 

轮轨段80—120

齿轨段 20—40

100

120


16

龙门山山地度假旅游线

山地轨道

交通

190

230


17

九寨沟世界遗产旅游线

山地轨道

交通

155

200


 

 

附件 3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川区域)“十四五”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属性

建设性质

建设规模

(公里)

总投资

(亿元)

备注

合计(不含加快前期项目)



6345

11721


一、加快建设项目(34 个)



3527

5903


1

G4216 仁寿经沐川至宜宾新市(含马边支线)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

新建

200

244

已通车 171 公里

2

G0511 德阳至都江堰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

新建

109

155


3

G4218 康定过境试验段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

新建

18

36


4

G8513 九寨沟(川甘界)至绵阳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

新建

244

410


5

G4216 线新市至金阳段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

新建

174

402


6

G4216 线金阳至宁南段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

新建

107

216


7

G4216 线宁南至攀枝花段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

新建

167

298


8

G0512 成都至乐山高速公路扩容

国家高速公路

扩容改造

136

231

原路扩容 59 公里

9

G42 南充至成都段高速公路扩容

国家高速公路

扩容改造

240

368

原路扩容 191 公里

10

G0615 久治(川青界)至马尔康段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

新建

219

302


11

G5 绵阳至成都高速公路扩容

国家高速公路

扩容改造

125

348

原路扩容 9 公里

12

G5 广元至绵阳段高速公路扩容

国家高速公路

扩容改造

123

278


13

宜宾至彝良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129

157


14

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48

45



 

序号

项目名称

属性

建设性质

建设规模

(公里)

总投资

(亿元)

备注

15

峨眉至汉源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123

205


16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89

194

已通车 70 公里

17

广安市过境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69

57

已通车 45 公里

18

叙永至威信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35

51


19

乐西高速马边至昭觉段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152

335


20

绵阳至苍溪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103

140


21

苍溪至巴中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92

128


22

泸定至石棉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97

174


23

宜宾至威信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87

130


24

乐西高速乐山至马边段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85

164


25

德阳中江至遂宁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83

95


26

镇巴至广安高速公路通江至广安段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163

248


27

南充至潼南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62

60


28

泸州至永川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42

52


29

天府新区至邛崃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42

87


30

南充过境高速公路北段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42

51


31

泸州经古蔺至金沙高速公路(古蔺至川黔界段)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39

116


32

镇巴至广安高速公路王坪至通江段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33

70


 


 

序号

项目名称

属性

建设性质

建设规模

(公里)

总投资

(亿元)

备注

33

开江至梁平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30

32


34

内江至大足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20

24


二、力争开工项目(29 个)



2836

5818


35

G4218 康定(榆林)至新都桥段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

新建

79

165


36

G85(G76)成都至重庆高速公路扩容工程

国家高速公路

扩容改造

190

481


37

遂宁至重庆高速扩容工程(四川境)

省级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

扩容改造

46

82


38

G5 京昆高速川陕界至广元段扩容工程

国家高速公路

扩容改造

71

247


39

G0611 川主寺至汶川段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

新建

200

562


40

G0611 郎木寺至川主寺段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

新建

191

280


41

G5 京昆高速成都至雅安段扩容工程(新店至对岩段)

国家高速公路

扩容改造

30

42


42

G4215 蓉遵高速成都经自贡至泸州段高速公路扩容

国家高速公路

扩容改造

238

289


43

资中至铜梁高速公路(四川境)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104

196


44

达州绕城西段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38

65


45

镇巴至广安高速公路川陕界至王坪段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64

139


46

大竹至垫江高速公路(四川境)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34

84


47

天府新区经眉山至乐山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94

305


48

资中至乐山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95

194


49

重庆经叙永至筠连(四川境)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198

367


 

 

序号

项目名称

属性

建设性质

建设规模

(公里)

总投资

(亿元)

备注

67

G4217 炉霍至德格(川藏界)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公路

新建

303

720


68

G5 京昆高速成都至雅安段成雅扩容工程(青龙场至新店段)

国家高速公路

扩容改造

70

66


69

南江经苍溪至盐亭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220

400


70

大竹(川渝界)至南充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113

198


71

泸州至古蔺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105

228


72

古蔺至仁怀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43

86


73

通江至开州高速公路(四川境)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116

204


74

城口经宣汉至大竹至邻水高速公路(四川境)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232

348


75

万源至城口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41

76


76

广安经武胜至潼南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49

74


77

茂县经江油至三台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218

390


78

三台至乐至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106

158


79

乐至经自贡至犍为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195

235


80

青川至剑阁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62

122


81

峨边经马边至屏山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120

270


82

仪陇至南充高速公路

省级高速公路

新建

45

68



 

 

附件 4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川区域)“十四五”成都都市圈城际快速路建设项目表

序号

所在市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标准

里程

(公里)

投资

(亿元)

备注

合计



925

1952


1

成都市

东西城市轴线成都东段

新建

一级

76.5

350


2

资阳市

东西城市轴线资阳段

新建

一级

37.5

49


3

成都市

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段

新建

一级

33.3

150


4

德阳市

天府大道北延线德阳段

新建

一级

34.2

133


5

眉山市

天府大道眉山段

新建

一级

73

148


6

成都市、德阳市

成新彭什快速通道

新建

一级

30

67.5


7

成都市

S103 剑南岷东大道双流段改造

新建

一级

4.3

3.8


8

成都市、眉山市

仁简快速路

新建

一级

40.4

44.5


9

成都市

金简仁快速路(二期工程)

新建

一级

56

113


10

成都市、眉山市

丹蒲快速路

新建

一级

23.9

22.6


11

成都市、资阳市

成资临空大道

新建

一级

73.5

177.7


12

成都市、资阳市

成资大道

新建

一级

58

113.8


13

成都市

金简黄快速路一期工程

新建

一级

16

25





 

序号

所在市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建设标准

里程

(公里)

投资

(亿元)

备注

14

眉山市

眉山市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

新建

一级

48

56


15

成都市、德阳市

彭广青淮快速通道

新建

一级

70

171


16

成都市、德阳市

货运大道

新建

一级

18.7

22.5


17

成都市、德阳市

青金快速路北延线

新建

一级

14.4

23.1


18

成都市、德阳市

金简仁快速路北延线

新建

一级

33

62


19

成都市、德阳市

湔三旅游通道

新建

一级

25

16.7


20

成都市、眉山市

梓州大道南延线

新建

一级

13.1

24.5


21

成都市、眉山市

益州大道南延线

新建

一级

17.1

36.5


22

眉山市、资阳市

成渝高速至成宜高速联络线(眉资快速路)

新建

一级

14

18


23

成都市、眉山市

东蒲快速路

新建

一级

27.5

19.5


24

成都市、眉山市

锦江大道

新建

一级

10

15


25

成都市、眉山市

滨江大道及连接线

新建

一级

12

22


26

成都市、眉山市

通江大道

新建

一级

5

8


27

成都市、眉山市

彭邛快速路

新建

一级

12

18


28

成都市、眉山市

眉山工业大道(青龙互通至新津大件路外绕段)

新建

一级

7.2

5.8


29

成都市、资阳市

S422 乐金快速通道

新建

一级

29

20


30

资阳市

资阳紫微大道

新建

一级

12.5

15




附件 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川区域)“十四五”民用运输机场建设项目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总投资(亿元)

备注

合计(不含加快前期、规划研究项目)


112


一、加快建设项目


102


1

阆中机场

新建

11

续建

2

达州机场

迁建

19

续建

3

乐山机场

新建

68

续建

4

绵阳机场 T2 航站楼

改扩建

4

新开工

二、力争开工项目


10


5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提质改造工程

改扩建

待定

新开工

6

南充高坪机场三期改扩建

改扩建

10

新开工

三、加快前期项目




7

广安机场

新建

28.5

前期工作

8

遂宁机场

新建

14.5

前期工作

9

内江机场

新建

30

前期工作

10

宜宾机场改扩建

改扩建

4

前期工作

11

泸州机场改扩建

改扩建

4

前期工作

四、规划研究项目




12

雅安机场

新建

30

规划研究

13

绵阳机场

迁建

100

规划研究


 


附件 6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四川区域)“十四五”内河水运建设项目表


 

项目

类型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总投资

(亿元)

备注

合计(不含加快前期项目)

671


一、加快建设项目

476


 

 

 

 

 

 

 

 

 

高等级航道

1

岷江老木孔航电枢纽工程

按三级航道标准建设,渠化岷江航道 18 公里,装机容量 40 万千瓦

143.50


2

渠江风洞子航运枢纽工程

渠化航道 57 公里,建设三级船闸一座,装机容量 7.5 万千瓦

39.53


 

3

嘉陵江航运配套工程完善工程

完善支撑保障系统,主要包括站房、马回船闸改扩建,建设嘉陵江通航设施调度中心

 

15.68


 

4

嘉陵江利泽枢纽

渠化航道 29 公里(四川段 17 公里),船闸按三级标准建设,装机 7.4 万千瓦

 

39.62


5

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

建设三级船闸 1 座,渠化航道 31 公里,装机容量 48 万千瓦

155.29


 

6

岷江龙溪口至宜宾段航道整治工程一期工程

岷江龙溪口至宜宾上段 47 公里,按三级航道标准进行整治

 

9.31


7

岷江虎渡溪航电枢纽工程

渠化航道 13.4 公里,船闸建设按通行千吨级单船标准,装机 6.3 万千瓦

14.25


8

岷江汤坝航电枢纽工程

渠化航道 13.8 公里,船闸建设按通行千吨级单船标准,装机 6.9 万千瓦

21.06


9

岷江尖子山航电枢纽工程

渠化航道 14.9 公里,船闸建设按通行千吨级单船标准,装机 6.9 万千瓦

16.89


 



 

项目

类型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总投资

(亿元)

备注


10

岷江汉阳航电枢纽工程

渠化航道 15.6 公里,船闸建设按通行千吨级单船标准,装机 7.2 万千瓦

10.69


 

港口码头

 

11

广元港张家坝作业区(一区)一期工程

拟建码头 4 个 500 吨级多用途泊位(中远期停靠 1000 吨级),设计年吞吐量 213 万吨,设计年通过能力 228 万吨,占用岸线 438 米

 

6.96


 

12

泸州港纳溪港区石龙岩作业区一期工程

新建 1000 吨级散货泊位 1 个,1000 吨级件杂货泊位 2 个,年设计通过能力 155 万吨

 

3.50


二、力争开工项目

 

195


 

 

 

 

 

 

 

 

高等级航道

 

13

岷江东风岩航电枢纽工程

按三级航道标准建设,渠化航道 14.8 公里,装机容量 27 万千瓦

 

89.29


 

14

岷江龙溪口至宜宾段航道整治工程二期工程

 

岷江屏山大桥至宜宾合江门 34 公里,按内河三级航道标准建设

 

7.36


 

15

金沙江向家坝库区航道建设工程(四川宜宾段)

整治向家坝库区 90 公里航道,通过助导航设施、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全面达到三级航道标准

 

0.55


 

16

 

渠江达州—广安航运建设工程(达州段)

按三级航道标准建设达州南门口至凉滩坝址(不包括风洞子库区 57 公里航道)共 100.5 公里,其中达州南门口至舵石鼓坝址段航道为 55.6 公里风洞子坝址至凉滩坝址段航道为 44.9 公里

 

, 21.21


17

涪江三星枢纽船闸工程

建设千吨级船闸一座,增加通航里程 31.5 公里

7.8


18

嘉陵江水东坝航电枢纽

建设千吨级船闸 1 座,渠化航道 21.5 公里,装机容量 4 万千瓦

15.88


19

嘉陵江亭子口升船机改造工程

改造亭子口升船机下闸首,消除非恒定流影响

0.40


20

岷江张坎航电枢纽工程

渠化航道 16 公里,船闸建设按通行千吨级单船标准,装机 8.4 万千瓦

22.7



 

项目

类型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总投资

(亿元)

备注

 

 

 

 

其他航道

 

21

 

资阳市雁江区沱江及其支流旅游航道建设

按照五级航道标准建设沱江资阳段晏家坝两河口至城东新区中交锦湾

14.5 公里旅游航道,建设 4 处游船码头,以及旅游航道区域内航标配布建设

 

2.94


22

沐溪河航道等级提升工程

按四级航道标准建设岷江龙溪口库区沐溪河航道

1.50


 

23

 

岷江乐山大佛旅游航道建设工程

依托乐山大佛水上观光旅游区,在乐山岷江老木孔库区段现有航道和码头基础上,对港航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打造生态护岸,沿江景观带,布设旅游专用航标

 

1.50


 

 

 

 

 

港口码头

 

24

 

宜宾港二龙口作业区改扩建工程

对现有散货泊位进行改造提升,对码头堆场、仓储场地等进行扩能提升改造

 

3


 

25

 

遂宁港大沙坝作业区一期工程

建设 500 吨(兼顾 1000 吨)级件杂泊位 4 个、散货泊位 2 个及出港航道设计年吞吐能力件杂货 120 万吨,散货 80 万吨

13.7


26

泸州市船用 LNG 加注码头

1000 吨(兼顾 3000 吨)级液化天然气(LNG)加注泊位 2 个

2


 

27

 

泸州市水上洗舱站码头

建设小型洗舱站,洗舱站能力 300 艘次/年,建设 1 至 2 个 1000 吨(兼顾

3000 吨)级泊位,占用岸线长度 300 米,陆域用地面积约 40 亩

 

2


28

乐山港老江坝作业区大件码头

建设 1 个 1000 吨级重大件泊位,通过能力 20 万吨/年

3


 

公共锚地

 

29

 

宜宾金沙江向家坝库区公共锚地

在金沙江向家坝库区建设水上公共锚地,为过往船舶提供安全停靠、防风避浪服务。拟建设千吨级锚位 20 个,锚泊面积 2 万平方米

 

0.15


 

30

 

长江泸州金鸡渡公共锚地

在长江金鸡渡建设水上公共锚地,为过往船舶提供安全停靠、防风避浪服务。拟建设千吨级锚位 20 个,锚泊面积 2 万平方米

 

0.15


 



 

项目

类型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总投资

(亿元)

备注

三、加快前期项目




 

31

沱江航道等级提升工程(自贡段)二期工程

新建银蛇溪梯级 1 个、改造已建的黄葛浩和黄泥滩梯级的通航建筑物及拦河坝,船闸建设按通行千吨级单船标准,提升航道里程 77.4 公里

 

49.37


 

32

沱江航道等级提升工程(自贡段)一期工程

新建幺滩 1 个梯级,船闸建设按通行千吨级单船标准,渠化航道 22.5 公里

 

27.12


 

33

 

沱江泸州段高等级航道提升工程

按三级航道标准,新建 1 个航电枢纽及船闸,改造流滩坝现有通航建筑

物,渠化航道 40  公里

 

30


34

长江上游水富至宜宾航道整治工程

长江水富至宜宾段整治里程为 30 公里,按三级航道标准进行建设

4.99


 

35

 

眉山港川滇藏货运陆水转运中心

建设 1 个 1000 吨级大件码头,形成 20 万吨大件年通过能力,配套建设集疏运设施

 

18


 

36

 

长江宜宾至水富段航标建设工程

对长江航道宜宾至水富段助导航设施及配套装备进行完善,达到开通夜航标准

 

0.3


 

37

金沙江向家坝“左左岸”翻坝转运体系建设工程

在向家坝库区新建一座翻坝码头,并配建新建翻坝码头至下游烧瓦沱翻坝码头间的集疏运通道

 

5


 

38

 

沱江苏家湾航电枢纽工程

按Ⅴ级航道标准新建苏家湾航电枢纽,船闸尺度 120×16×3.5 米,增加通航里程 16.1 公里

 

9


 

39

沱江航道等级提升工程(内江白马至自贡牛佛段)

船闸建设按通行千吨级单船标准新建龙门阵枢纽,整治白马至龙门镇段航道

 

29


40

乐山港高石坝作业区工程

建设 4 个 1000 吨级多用途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集装箱 40 万标箱

4


 


项目

类型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总投资

(亿元)

备注


 

41

 

乐山港罗家坝作业区工程

建设 2 个 1000 吨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件杂 30 万吨/年、散货 100 万吨/年

 

1.50


 

42

 

犍为县新民水上服务中心

规划占地 100 亩,为港区船舶提供锚地、充电、船舶废水废物回收等公共服务

 

0.5


 

43

 

嘉陵江广元段公共锚地

在嘉陵江广元段枢纽库区建设水上公共锚地,为过往船舶提供安全停靠防风避浪服务

0.15


 

44

 

嘉陵江南充段公共锚地

在嘉陵江南充段枢纽库区建设水上公共锚地,为过往船舶提供安全停靠防风避浪服务。拟建设千吨级锚位 20 个,锚泊面积 2 万平方米

0.15


 

45

 

遂宁市涪江复航(一期)航道整治工程

按内河Ⅳ级航道标准(考虑远期涪江升级为Ⅲ级航道标准)整治三星至重庆界 10 公里航道

 

1.0


 

46

 

岷江板桥航电枢纽工程

 

按三级航道标准建设,渠化航道 29 公里,装机 9.0 千瓦

 

33

积极研究可行性

 

 

 

信息公开选项: 主动公开



抄送: 省委办公厅ꎬ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ꎬ省政协办公厅ꎬ省纪委监委机关ꎬ省法院ꎬ省检察院ꎬ西部战区ꎬ省军区ꎮ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 年 6 月 30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