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智汇川—专注于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
在线留言
返回首页
企业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平台
Enterprise Full Lifecycle One-Stop Service Platform
热点资讯
资讯分类
成都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发布2022年第一批“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榜单的通知
来源:成都市科学技术局 | 作者:成都市科学技术局 | 发布时间: 2022-07-26 | 1602 次浏览 | 分享到:
申报时间:2022年7月26日-8月25日

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及各区(市)县科技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智慧蓉城、产业建圈强链等重点工作安排部署,推动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和产业发展中“全场景融合应用”,我局拟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场景建设领域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揭榜挂帅”攻关并发布榜单,现就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揭榜流程

按照申报揭榜、评审遴选、揭榜公示、签署“军令状”的流程实施:

(一)申报揭榜

依托“成都市科技项目申报系统”全程网上实施,有意向的申报揭榜单位按照榜单要求、结合自身情况,采取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组成创新联合体的方式,经推荐单位推荐后申报揭榜。

1.申报身份获取

项目负责人、申报单位登录申报系统进行身份注册,并完善相关信息后方可进行申报揭榜。已注册过的单位和个人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无需再注册。

2.项目填报

项目负责人登录申报系统,根据榜单要求在线填写揭榜书,上传揭榜书所要求的附件材料(附件材料中“盖章签字页”统一要求如下:申报书“封面页”加盖牵头揭榜单位公章;“承诺书页”加盖牵头揭榜单位公章并由项目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申报审查页”加盖牵头揭榜单位公章并由法人代表签字或签章,如有联合揭榜单位,还需在此页加盖所有联合单位公章,推荐单位暂不盖章;以上页面盖(签)章后均扫描为pdf并上传至附件“盖章签字页”栏),提交成功后,再由所在单位管理员网上审核后提交。

3.项目审核

项目推荐单位、市政务中心科技窗口、市科技局业务处室在规定时间内分别进行网上审核,并作出审核结论。

4.材料报送

申报揭榜阶段通过申报系统全程进行网上申报。项目申报时,暂不提交纸质申报材料,待申报揭榜项目立项公告后,我局再另行通知立项项目报送纸件,未立项项目无需报送纸件。

(二)评审遴选

根据申报揭榜情况,市科技局牵头组织需求单位、行业专家、最终用户等,采取论证答辩、现场评估等方式,共同对揭榜方案可行性等开展充分论证评审,遴选出成功揭榜方建议名单。

(三)揭榜公示

市科技局根据评审遴选结果,经局务会审议通过后,形成“揭榜挂帅”项目名单及资金安排方案,对外公示5个工作日。

(四)签署“军令状”

“揭榜挂帅”项目名单及资金安排方案公示无异议后,由市科技局履行相关程序后,下达立项文件,并与揭榜方、揭榜方推荐单位签订任务书。

任务书应结合“里程碑”考核节点及考核指标,对考核方式及要求、资金拨付方式及条件、奖惩措施和成果归属等进行具体约定。

二、改革与管理

(一)简化揭榜条件

揭榜任务对揭榜单位无注册时间要求,对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无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

(二)突出挂帅攻关

赋予揭榜方攻关方案制定、技术路线确定、攻关团队组建、经费支出管理等自主权。项目立项后,不得更换揭榜方,项目负责人在揭榜攻关期间不得随意更换。

(三)经费实行“包干+负面清单”制

申报揭榜时不填预算申报书,评榜时取消预算评审。任务书签订后,财政科技经费参照《成都市市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负面清单”制暂行办法》使用和管理。

(四)实行“里程碑”管理

根据项目实施计划设置“里程碑”节点,每个“里程碑”节点包括阶段攻关任务、完成时间节点、对应指标及考核方式。

市科技局委托第三方机构根据“里程碑”节点做好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对实施不力的,进行督促整改;确因无法继续实施的,任务书签署方均可提出终止实施建议,并按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和有关规程办理终止实施手续。

(五)强化绩效评价

项目完成后,由市科技局会同有关产业(行业)主管部门组织专家、最终用户对照任务书约定内容,在真实应用场景下综合运用实地勘察、应用环境验证、第三方测评等方式开展考核验收。

(六)改革经费拨付

本次“揭榜挂帅”榜单项目为政府出题类项目,财政资金分三次拨付,任务签订当年原则上给予揭榜金额不低于40%,关键“里程碑”节点考核及任务执行到期经考核验收通过后,分别给予第二次、第三次经费拨付。

(七)强化诚信管理

需求单位、揭榜方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严格遵循科研诚信有关规定,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串通控榜等不良行为发生。

(八)明确成果权属 

利用财政科技资金在项目实施中形成的科技成果,在不损害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授权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相关知识产权。

三、揭榜要求与时限

(一)揭榜要求

1. 揭榜方应为登记注册在我市行政区域内且具有法人资格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或由其牵头组建的创新联合体。

2. 最终用户不能作为牵头揭榜方或参与揭榜方。

3. 科研诚信记录良好。

4. 以创新联合体形式联合审报的,各联合方应签订揭榜合作协议(加盖公章),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任务、经费投入、知识产权及财政科技经费分配权益,协议作为申报揭榜附件上传。

(二)揭榜时限

本次揭榜时间共30天,系统为本次申报揭榜单位开放的截止时间为:2022年8月25日17时。逾期系统将自动关闭,申报揭榜单位将无法再在系统提交。

四、申报揭榜咨询

(一)榜单业务咨询

市科技局高新处 朱琳  电话:61881732

(二)申报揭榜流程咨询

市政务服务中心科技窗口  电话:86924834

咨询时间:工作日,9:00-17:00

地址:青羊区草市街2号市政务服务中心6楼

(三)技术支持咨询

有关系统技术问题,请咨询技术支持热线:65575919;咨询时间:工作日,9:00-17:00

(四)微信咨询


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成都科技”微信公众号(微信号:cdkjj2012) 


附件:2022年第一批“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榜单

附件2022年第一批“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榜单.doc



成都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7月26日 

附件

 

2022年第一批“揭榜挂帅”科技项目榜单

 

为加快成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和产业发展中“全场景融合应用”,围绕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建设需求,发布如下3个榜单:

榜单1:面向超大规模城市路网实时交通量智能分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需求目标:根据超大城市交通管理对城市路网当前运行态势的精细治理需求,研究面向超大规模城市路网机动车智能检测与计数技术。针对大尺度、多视角、全天候多源数据所带来的挑战,利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非受限时空关联的机动车自动检测、识别与车型分类方法,实现全方位的机动车数量及流量深度智能感知;有效融合、校准多源实时交通监测数据,研究路网运行的时空演化规律,实时、准确、全面地获取城市路网瞬时路内机动车全局总数以及分类运行状态;建立重要节点与城市路网信息协同交通情况分析系统,实现机动车运行监测信息与节点间流量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融合共享,提高城市路网与重要节点的协同能力;研发城市路网机动车实时运行智能分析平台,实现机动车自动检测、车型分类及计数功能;在成都市六城区范围内开展应用示范,以可视化方式实时呈现道路运行情况、统计机动车行驶和类型数据、感知道路施工违规侵占道路或交安设施损毁移位等造成的占道事件,并开展城市路网趋势分析,为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全面掌握城市路网交通状况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考核指标如下:

(1)提出面向超大城市路网的机动车智能检测、车型分类及流量统计、城市路网占道事件检测方法,实现城市路网瞬时路内机动车总数及类型识别准确率均不低于95%、城市路网占道事件检测准确率不低于95%、更新频率不超过10分钟;

(2)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面向超大规模城市路网机动车实时运行及流量分析平台,并在成都市六城区范围内开展应用示范,验证在一定道路和交通条件下,机动车“上路率”和城市路网占道事件对交通承载能力的影响等级;

(3)研制系统整体水平或核心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并在超大规模城市路网智能化领域典型场景运用。申报发明专利3项以上(含)。

实施期限:2年

榜单金额:500万

 

 

榜单2:高精密光学测量智能化系统研制及应用

需求目标:针对新型显示、新能源、智能汽车等行业对高精度光学测量与检测的需求,综合精密加工与装配、高精度光学成像、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等前沿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精密光学测量与智能检测系统,满足具体行业的检验检测需求,并可批量复制与适配其他高端制造业。系统需集成高精度实时智能检测算法,实时检测识别生产异常并反馈,同时具备高效迁移的特性以适应不同产业不同场景下的检测需求,以实现高端产业链制造的品质提升、效率提高、安全可控和成本节约,填补国内在高精密、高效率检验检测设备研发与制造领域的空白。

具体考核指标如下:

(1)实现不低于 1μm 精度的稳定清晰成像,实现高精密成像条件下的快速自动对焦、智能去噪、高精度图像分割与目标定位,对高端制造的产品规格及装配位姿测量达到亚微米级别。能够自动检测识别出 3μm 尺度以内的产品瑕疵异常,漏检率不高于 1%,过检率不高于 5%。加工与装配精度达到2μm 以内,适应不低于 2 件/秒的生产节拍,并在此节拍条件下满足四个及以上工位的自动检测调度。

(2)开发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光学检测设备与系统,在新型显示、新能源、智能汽车等不少于3个行业落地应用,连续无故障运行时间不低于1000小时,辐射其他高端制造业,提升本地及国内先进制造业的产品品质。

(3)研制系统整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填补国内高精密检验检测设备、关键算法技术、软件及基础服务能力方面的空白。项目实施后,申请发明专利 5 项(含)以上,取得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3 项,实现销售收入不少于 3000 万元,形成良好的产业带动效应。

实施期限:2 年

榜单金额:300万


榜单3:面向高端装备制造的智能探伤及追溯系统研制与应用

需求目标:针对大型汽轮机、发电机和电站锅炉等高端装备探伤工作量大、错检漏检率高、检测效率低、职业健康风险大等问题,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边协同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产化替代的智能探伤及追溯系统并示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能源装备射线探伤实际应用的空白。

具体考核指标如下:

(1)突破焊接缺陷高精确度识别算法;实现数据采集、图像标注、算法开发、模型压缩、模型部署、智能检测、追溯查询等一站式工业Al模型构建与应用能力;模型支持代码式、拖拽式、任务式3种开发方式;部署支持云端、边缘端2种方式。

(2)提高检测效率2倍以上;可实现最大支持50mm壁厚的焊接缺陷有无的自动评定,漏检率低于5%;可实现焊接缺陷类型判断,识别不少于5种缺陷类型,准确率不低于90%。

(3)参与制定企业/团体/行业标准不少于1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含)以上,取得软件著作权不少于6项,项目实施期内,至少在3个客户应用示范,实现公司新增营收3000万元以上。

实施期限:2年

榜单金额:300万